首页> 中文学位 >鄂尔多斯盆地早白垩世原始地层厚度恢复及后期改造对矿产成矿(藏)的影响
【6h】

鄂尔多斯盆地早白垩世原始地层厚度恢复及后期改造对矿产成矿(藏)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及独创性声明

前言

0.1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0.2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0.2.1沉积盆地国内外研究现状

0.2.2鄂尔多斯盆地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0.3研究思路及方法

0.4论文实际工作量

0.5主要认识

第一章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1.1自然地理概况

1.2区域地质概况

1.3大地构造位置

1.4盆地内部构造单元划分

1.4.1西缘逆冲带

1.4.2伊盟隆起

1.4.3天环坳陷

1.4.4陕北斜坡

1.4.5渭北隆起

1.4.6晋西挠褶带

第二章盆地早白垩世地层发育特征

2.1研究历史

2.2地层分布及厚度变化

2.2.1早白垩世地层分布

2.2.2地层厚度变化

2.3地层岩性特征

2.3.1宜君组

2.3.2洛河组

2.3.3环河-华池组

2.3.4罗汉洞组

2.3.5泾川组

2.3.6喇嘛湾组

2.4鄂尔多斯盆地邻区白垩纪地层分布

2.4.1河套盆地

2.4.2银川盆地

2.4.3六盘山盆地

第三章盆地沉积地层剥蚀判识及恢复方法研究

3.1沉积盆地地层剥蚀面及地层剥蚀的确定

3.1.1鄂尔多斯盆地地层抬升-剥蚀改造事件

3.1.2鄂尔多斯盆地地层接触关系和剥蚀面

3.2沉积盆地地层剥蚀恢复方法研究

3.2.1地质判别外延法

3.2.2沉积速率法

3.2.3地层压实-密度法

3.2.4热演化法

第四章 盆地早白垩世沉积地层厚度恢复

4.1研究方法的选择

4.1.1工作基础

4.1.2导致声波时差变化的因素分析

4.2泥岩压实曲线△t0的选取

4.3泥岩压实曲线分析

4.3.1镇原-西峰-庆阳地区

4.3.2定边-华池-吴旗地区

4.3.3杭锦旗-乌审旗地区

4.3.4安塞-延安-富县地区

4.3.5神木-榆林-佳县地区

4.4早白垩世地层剥蚀厚度恢复及其分布特征

4.4.1单井地层剥蚀厚度恢复

4.4.2联井剖面地层对比

4.4.3盆地早白垩世被剥蚀地层厚度恢复及其特征

4.4.4盆地早白垩世原始地层沉积厚度恢复

4.5鄂尔多斯盆地早白垩世地层沉积环境

4.6计算结果对比

第五章盆地后期改造和地层抬升剥蚀的区域构造背景

5.1盆地抬升的动力学背景

5.1.1晚白垩世抬升动力背景

5.1.2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对鄂尔多斯盆地的影响

5.2盆地后期改造期次及其基本特征

5.2.1盆地演化改造阶段划分

5.2.2盆地后期改造期次及特征

第六章盆地后期抬升剥蚀的能源成藏(矿)效应

6.1地层抬升剥蚀的卸载减压效应

6.2地层抬升对油气生成、运移及成藏的影响

6.2.1地层剥蚀卸压、油气运移聚集阶段

6.2.2油气聚集成藏-定位或逸散阶段

6.3地层抬升对煤富集成藏的影响

6.4地层抬升对铀矿成藏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论文通过野外剖面观测,测井资料数据分析,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早白垩世的沉积格局,分析计算了受构造运动作用而抬升遭剥蚀的地层厚度,总结了地层抬升剥蚀对石油、天然气、煤及铀等矿产赋存所带来的影响。 首先,依据正常压实带泥岩声波时差的变化趋势估算了盆地早白垩世以来遭剥蚀的地层,并结合地层对比法,估算了早白垩世的地层剥蚀厚度,恢复了盆地早白垩世的沉积面貌。在统一编制盆地早白垩世残留地层等厚图、早白垩世地层剥蚀等厚图、早白垩世地层厚度恢复图等图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盆地早白垩世地层的沉积范围、分布层位。指出盆地早白垩世时为现今盆地形成的主要时期,沉积了由东往西逐渐增厚的地层,沉积东缘达现今黄河并延入山西省境内,而西部则逐渐过渡至六盘山盆地。通过声波时差、联井剖面地层对比等方法估算了盆地早白垩世的剥蚀厚度,总体格局是盆地东部剥蚀程度强烈,盆地西部剥蚀程度较小。从构造演化史,尤其是盆地中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期次上分析了地层遭抬升剥蚀的动力学背景。认为盆地中、新生代以来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构造运动,即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尤其是燕山运动晚期和喜马拉雅运动对盆地的构造演化起着深远的影响,这两次运动控制着盆地的总体构造、沉积格局。说明了太平洋板块俯冲和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对鄂尔多斯盆地有远程效应。最后,在地层抬升剥蚀的基础上分析了岩石减负荷所带来的地层压力变化。并说明了由此对石油、天然气、煤及铀等众多能源矿产赋存成藏所产生的影响。认为地层抬升剥蚀使得地层释压而破裂,产生大量微小裂隙,油气得以再次运移成藏或逸散遭破坏;能使煤炭层位抬升至地表成为露天煤田(神府煤田)或氧化自燃而破坏;油气运移(逸散)过程中产生的H2s等还原性气体能对地层中铀元素发生化学作用,使得金属铀能富集成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