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陕北三叠系低渗油藏描述——以川口油田为例
【6h】

陕北三叠系低渗油藏描述——以川口油田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及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地层划分与沉积相分析

第一节区域地质特征与地层划分

第二节沉积体系研究

第三章储层研究与物性分析

第一节成岩作用

第二节储层非均质性及对开发的影响

第三节四性关系研究

第四章流动单元研究

第五章裂缝、断裂和油藏的关系

第六章剩余油的研究

第七章储量计算

第八章开发过程中的动态研究

第九章结论及建议

参考文献

致 谢

第三章附 图

第三章图版说明:

展开▼

摘要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延安地区为研究范围,以上三叠统延长组为目的层,以长6油层组为重点,从沉积、成岩作用及储层非均质性、裂缝、断裂构造的影响等角度对油藏储层进行深入剖析,并分析了剩余油的形成、分布以及控制因素。通过本次研究努力找出沉积、储层、构造和油藏之间的规律,对整个陕北地区石油生产研究起到借鉴和推广意义。 以层序地层学方法对延安地区川口油田上三叠统延长组建立了地层格架,重点对长6油层组进行解剖,分析了研究区沉积体系,建立岩性电性响应模式图,得到长6油层组长61到长63小层的沉积微相和演化模式图,探究沉积对储层和油藏的关系。 分析研究区岩石成岩作用,利用岩心观察、薄片、粒度、常规物性、敏感性、压汞、电镜扫描和实验等多种方法对研究区储层进行分析研究。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严重影响了储层的储集性能,溶蚀作用对储层的孔隙度有很大的贡献,云母等碎屑矿物的蚀变作用使非均质性加强,孔隙结构复杂、储集性降低。 对储油层的岩性、物性特征,夹层,物性参数(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泥质含量)等变化,进行了流动单元划分,分析了四性关系。从宏观和微观分析了研究区非均质性,长61两个小层的夹层,渗透率差异的变化,孔隙结构对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并对长6小层做了综合评价。 利用示踪剂对川口油田长6裂缝研究,分析了裂缝的方向为近东西向,北东向次之,并有少量的北西向和南北向。通过重力异常识别构造,结合测井和地质资料,控制出目的层。通过比较不同目的层重力异常断裂构造展布,区分出目的层的断裂以及展布特征。该方法很好的解决断裂发育的时间和层位的难点,解释了研究区断裂以北东向为主,东西向次之,并有北西和少量南北向断裂构造。裂缝和断裂成为运移通道,对油藏的形成和分布有关键作用,对陕北这样特低渗储层有重要连通作用。 分析了剩余油微观的分布和形成,非均质性是导致驱油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宏观上剩余油分布主要受储集层非均质性的影响,一般在沉积相的边缘位置,注水波及程度是判别剩余油存在的重要标准。进行了开发过程中注水动态研究,判断注水区域的连通性。 以整体、动态、综合的思维方法,将地质、勘探、开发、技术等要素最大限度地融合在一起,对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储层进行一个细致的研究,利用新的方法和新的思路,得出新的结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