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校新模块化体育教学结构模式的构建
【6h】

高校新模块化体育教学结构模式的构建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 文献综述

3.1 国外教学结构模式研究

3.2 国内教学结构模式研究

3.3 国外“模块教学”研究

3.4 国内“模块教学”研究

4 结果与分析

4.1 新模块化体育教学结构模式的的构建

4.2 新模块化体育教学结构模式的教学指导思想

4.3 新模块化教学结构模式的教学程序

4.4 篮球课程“模块”教学结构模式的构建

5.1 实验对象

5.2 实验方案

5.3 测试要求

5.4 实验结果分析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面对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日益下降的现状,教育部、体育科研工作者以及体育教师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想,不断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研究,以全面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以国外先进的训练理念--身体功能训练为依据,创新发展新模块化体育教学结构模式,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我国传统的“三段式”体育教学结构模式,是以有氧运动+柔韧练习+专项技术练习+放松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对灵敏、平衡、速度、力量等素质的练习要求较少,因此难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新模块化体育教学结构模式,将体育课程划分为热身与柔韧模块、灵敏模块、平衡模块、速度模块、力量模块、耐力模块六大模块,并以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理论为基础,以3-6-8动作设计理念为指导,科学设计各模块教学内容,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三种研究方法。教学实验是以山东交通学院篮球选项课新模块化体育教学结构模式教学为个案研究,实验对象是在山东交通学院2014级篮球选项班中随机选取6个教学班,共计200名学生,全部为男生,其中3个教学班共计100名学生作为实验组,实行新模块化体育教学结构模式进行教学,另外3个教学班10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实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 在实验前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体能测试,通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坐位体前屈、髋关节伸展度、伸膝角度、闭目单足站立测试、侧滑步倒跑、50M跑、引体向上、1000M跑等体能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对照组实验前后体能测试成绩略有提升,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实验前后测试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新模块化体育教学结构模式符合学生身体素质发展要求,优于传统的三段体育教学结构模式。新模块化体育教学结构模式能够实现不同肌群的平衡发展;新模块化体育教学结构模式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且新模块化体育教学结构模式教学模块划分清晰,教学程序设计合理,适用于现代体育教学,便于教师进行教学。

著录项

  • 作者

    陈晋;

  • 作者单位

    山东体育学院;

  • 授予单位 山东体育学院;
  • 学科 体育教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于学清;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高校; 模块化; 体育教学; 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