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响古箐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活动时间分配、夜宿行为和食性研究
【6h】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响古箐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活动时间分配、夜宿行为和食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前言

1.1滇金丝猴的由来

1.2滇金丝猴的分布和数量

1.3滇金丝猴的群大小和社会结构

1.4滇金丝猴行为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1.5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研究地点和研究对象

2.1研究地点

2.1.1地理位置和概况

2.1.2植被和动物

2.1.3气候条件

2.2研究对象

第3章响古箐滇金丝猴的活动时间分配

3.1 前言

3.2研究方法

3.2.1研究对象的划分标准

3.2.2行为观察

3.2.3数据处理

3.3研究结果

3.3.1滇金丝猴群的活动时间分配及其季节性变化

3.3.2日活动节律

3.3.3成年雄性的活动时间分配

3.3.4成年雌性的活动时间分配

3.3.5少年滇金丝猴的活动时间分配

3.3.6婴幼猴的活动时间分配

3.3.7不同年龄/性别组的活动时间分配比较

3.3.8活动时间分配与昼长、温度和降雨量

3.3.9活动时间分配与食物

3.4讨论

3.4.1滇金丝猴的日活动节律

3.4.2滇金丝猴的活动时间分配

3.4.3不同年龄/性别组的活动时间分配

3.4.4活动时间分配与周围环境

3.4.5活动时间分配与食物

3.4.6不同种群滇金丝猴的活动时间分配比较

第4章响古箐滇金丝猴的夜宿行为

4.1 前言

4.2研究方法

4.2.1 数据收集

4.2.2数据分析

4.3结果

4.3.1 睡前行为

4.3.2睡觉时间

4.3.3早上开始活动的时间

4.3.4独自睡觉与抱团大小

4.3.5不同年龄/性别组间的睡觉抱团行为

4.4讨论

4.4.1季节变化与睡觉行为

4.4.2进入与离开过夜树的顺序

4.4.3抱团行为

4.4.4雄性家长的单独睡觉行为

第5章响古箐滇金丝猴的食性

5.1 前言

5.2研究方法

5.2.1 数据收集

5.2.2数据分析

5.3研究结果

5.3.1食谱

5.3.2 响古箐滇金丝猴的食物构成

5.3.3不同食物的贡献率

5.4 讨论

5.4.1食物选择与多样性

5.4.2不同种群滇金丝猴的食性比较

5.4.3食土行为

5.4.4捕杀活鸟

结论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从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在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7°24′~27°37′N,98°22~′99°25′E)南端的响古箐(27°37′N,99°22′E),采用直接观察取样法对一群数量约为480只的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bieti)群的日活动时间分配、夜宿行为和食性进行了研究。
   研究发现,全年的日活动节律,表现为上午0700-1100和下午1600-1800各出现一个明显的取食高峰,在1200-1400期间全群进入白天的休息阶段;移动也在上午和下午各出现一个高峰;其他行为频次没有明显的起伏变化。不同季节之间,日活动节律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并没有改变它们总的日活动节律趋势。响古箐滇金丝猴全年平均用38.8%的时间取食、27.4%的时间移动、20.9%的时间休息、12.9%的时间做其他一些类型的活动。滇金丝猴的活动时间分配季节性差异变化明显。冬季,滇金丝猴取食时间明显增多,远长于其他季节,达到41.5%;在食物供应充分的秋季,滇金丝猴用于取食的时间为全年最短(36.5%)。气温最高的夏季并没有影响滇金丝猴的移动,它们用于移动的时间达到了32.8%,高于其他三个季节。寒冷的冬季,响古箐滇金丝猴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失,它们花费全年最多的时间24.4%用于休息。秋季,处于交配季节的滇金丝猴从事其他类型活动的时间(15.7%)要多于另外3个季节。不同年龄/性别组的滇金丝猴活动时间分配也不相同,成年个体取食的平均时间分配42.3%,多于未成年个体的平均取食时间26.7%。成年雄性滇金丝猴用于其他一些类型活动的时间为18.4%,远远多于成年雌性从事该类活动的时间9.6%;由于妊娠和哺乳的特殊需求,成年雌性个体的日活动时间分配中,用于取食的时间达到44.8%,为4个不同年龄/性别组中最高;少年猴在群体中表现的最为活跃,它们用于移动的时间最多,数值为30.9%;因为身体条件的限制,婴幼猴的日活动时间分配主要表现为休息,休息的时间分配达到30.8%。研究发现,滇金丝猴的觅食时间与昼长的月变化呈正相关(r=0.874,p=0.000),与月平均温度也呈正相关(r=0.783,p=0.003),和月平均降水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r=0.406,p=0.190)。主要食物的贡献率与滇金丝猴的活动时间分配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取食松萝的时间与猴群移动的时间分配之间呈负相关(r=-0.902,p=0.000),而与休息的时间呈正相关(r=0.860,p=0.000)。随着,猴群取食树叶的比例增加,它们用于移动的时间也随之增加(r=0.832,p=0.001)。夏季,当滇金丝猴用于取食竹笋的时间增多时,猴群的移动时间也明显增长。以上结果表明,滇金丝猴的活动时间分配模式是各种生态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响古箐滇金丝猴从开始进入过夜树到入睡的平均时间为20.2min。秋季,猴群的入睡时间最短,只有17.9min;冬季,它们的入睡时间最长,达到21.7min。全年之中,晚上猴群用于睡觉的平均时间为11.5hr。不同季节之间,晚上的睡觉时间也不相同。夏季,它们睡觉的时间只有10.1hr,是一年当中最短的;冬季,它们晚上的睡觉时间最长,达到13.0hr。晚上睡觉时间长短,与夜晚的长度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冬季,下雪的夜晚猴群睡觉的时间明显比不下雪的夜晚长。夏季,雨天和晴天并没有影响它们晚上睡觉时间的长短。早晨,从第一个个体活动,到整个猴群活动的平均时间为12.3min。其中,完全活动最短的时间为5min,最长的时间达到20min。傍晚,“家庭”成员进入过夜树有着清晰的顺序。带婴猴的成年雌性通常首先进入过夜树,其次是少年猴,雄性家长最后进入过夜树。早晨,“家庭”成员离开过夜树并没有表现出严格的次序。两种类型的睡觉状态被发现——独自睡觉和抱团睡觉。夏季,独自睡觉的个体最多(32个),冬季,独自睡觉的个体最少(15个)。滇金丝猴睡觉抱团的平均大小为2.38。其中,冬季睡觉抱团的规模最大,达到3.05个,与其他三个季节的抱团规模存在显著差异。在独自睡觉的个体中,以成年雄性家长居多,偶尔会发现独自睡觉的成年雌性和少年猴个体,研究过程中没有发现婴幼猴独自睡觉。根据不同的年龄/性别组,我们共记录到13种类型的抱团行为。其中,母猴和少年猴之间的抱团最多,占所有抱团类型的26.5%;其次是母猴和婴幼猴之间的抱团,占所有抱团类型的15.6%。同一年龄段的少年猴也经常一起抱团睡觉,这种抱团类型达到13.9%。有时,一个“家庭”单元的全部成员会在一起抱团睡觉。抱团睡觉既能防止未成年个体晚上被天敌捕杀,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这一物种的社会关系。
   响古箐滇金丝猴取食的食物,分属于42个不同的科,种类多达105种,偶尔也发现滇金丝猴取食鸟类和树皮内的昆虫。不同季节,滇金丝猴的食谱也不一样。夏季,它们取食的植物种类最多,共有73种植物;冬季,它们取食的植物种类最少,只有47种。松萝仍然是响古箐滇金丝猴的主要食物,取食松萝的时间达到全部取食时间的50.6%。全年滇金丝猴的食物构成如下:松萝50.6%,成熟的植物叶16.3%,果实或种子10.5%,嫩叶8.4%,竹笋7.9%,芽3.0%,花1.9%,其他一些类型所占的比例为1.3%。食物资源时间和空间上的可获得性,决定了滇金丝猴的取食策略。不同季节之间,滇金丝猴的食物构成也不相同。春季,滇金丝猴的食谱中嫩叶占30.8%;夏季,竹笋对食物的贡献率达到26.1%,高于取食成熟树叶的比例25.1%;秋季,果实/种子在响古箐的滇金丝猴食物中占有重要的比例,达到27.9%;冬季,滇金丝猴以松萝作为主要的食物资源,它们用于取食松萝的时间占全部取食时间的75.7%,芽苞也是冬季滇金丝猴的一种重要食物来源(10.0%)。响古箐滇金丝猴对不同种类的食物,表现出了明显的偏好。对滇金丝猴食物贡献率最大的10科植物的取食时间达到39.6%。其中,用于蔷薇科的取食达到17.57%,除松萝以外对滇金丝猴食物贡献率最大。蔷薇科取食的植物种类达到22种,是整个滇金丝猴食谱中取食种类最多的一个科。其中,滇金丝猴偏好取食蔷薇科中的花楸属(Sorbusspp.)和樱属(Prunusspp.)植物。禾本科植物对滇金丝猴的食物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全年之中我们共记录到11089次取食禾本科植物,它们对食物的贡献率达到了11%。以上结果表明,滇金丝猴对食物的选择和利用受食物时间和空间分布的影响,当高质量的食物资源相对丰富时他们减少取食低质量的食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