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批判现实主义动画角色的塑造研究
【6h】

批判现实主义动画角色的塑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插图索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批判现实主义动画的相关概念界定

2.1 批判现实主义的概念

2.1.1 批判现实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2.1.2 批判现实主义的内涵

2.1.3 批判现实主义动画的发展研究脉络

2.2 批判现实主义的价值

2.2.1 理论价值

2.2.2 艺术价值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探寻批判现实主义动画的艺术特点

3.1 批判现实主义动画的类型

3.1.1 以政治批判为题材的动画

3.1.2 以人性批判为题材的动画

3.1.3 以社会批判为题材的动画

3.2 批判现实主义动画的艺术特点

3.2.1 源于现实的灵感

3.2.2 批判性的讽刺

3.2.3 关联性的象征

3.2.4 脱离现实的荒诞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批判现实主义动画的表现形式

4.1 批判现实主义动画的艺术表现

4.1.1 表现主义艺术风格

4.1.2 超现实主义艺术风格

4.1.3 抽象主义艺术风格

4.2 批判现实主义动画的技法表现

4.2.1 定格动画的表现形式

4.2.2 二维的表现形式

4.2.3 三维的表现形式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探究批判性角色的塑造

5.1 艺术创作分析及受众心理

5.1.1 艺术创作分析

5.1.2 观众接受分析

5.2 批判性的角色塑造

5.2.1 批判性角色的形象塑造

5.2.2 批判性角色的性格塑造

5.2.3 非主流的叙事方式

5.2.4 批判现实主义动画创作实践中对角色塑造的尝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批判现实主义动画的发展与展望

6.1 批判现实主义的永恒性

6.1.1 永恒的批判现实主义

6.1.2 永恒的批判性动画

6.2.1 探索批判现实主义与商业动画结合的可能性

6.2.2 批判现实主义在当今动画中的发展

6.2.3 批判现实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从批判现实主义的角度入手,分析和研究批判现实主义动画的基本特征,以动画中角色的塑造为研究重点,探索批判性的艺术理念在未来动画发展中的积极意义。
  批判现实性主义的创作观不仅存在,而且作为一种指导思想比其它形式的艺术更具有重要的意义。批判现实主义的动画创作不拘泥于某一艺术形式的限制,而呈现出融合的面貌。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与其他艺术形式有所不同,由现实解析、反思批判和未来建构三部分组成,其出发点是真实的展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现实矛盾进行深刻的批判,其目的是对社会现实进行解析反思,从而达到追求理想和对人性的关怀。
  本文通过对批判现实主义动画的发展脉络的梳理,对其主题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后,大致将批判现实主义风格的动画分为三个阶段:首先,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法西斯同盟获得胜利,受这一时期特殊世界格局的影响,动画创作主要以政治批判为主;其次,两级格局形成后,人们生活在高压社会体制下所表现出的自私、冷漠、贪婪等人性弱点成为了动画的创作倾向,这一时期的创作主要以人性批判为主;最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普通人和平凡生活的关注与描摹,成为了动画创作的主要对象,这一时期的动画创作主要以社会批判类型为主。
  批判现实主义的动画不仅充分显示出独有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还能够与时俱进,时刻保持与现实的联系,其塑造的人物角色贴近观众心理,与观众产生共鸣。作为艺术形式符号化的动画角色,它通过形象性格的展示来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因此研究批判现实主义动画角色的塑造具有深远意义。目前关于批判现实主义动画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着重分析批判现实主义的动画创作,并归纳总结出相应的角色塑造方法,提供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依据,为今后批判现实主义动画创作提供新的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