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利息收入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我国16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
【6h】

非利息收入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我国16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和内容

1.4.2 研究内容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及经营绩效的相关理论

2.1 非利息收入的概念及特点

2.1.1 非利息收入的概念

2.1.2 非利息收入与中间业务、表外业务的关系

2.1.3 非利息收入的特点

2.2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界定

2.2.1 经营绩效的定义

2.2.2 衡量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标准

2.3 商业银行拓展非利息收入的理论依据

2.3.1 多元化理论

2.3.2 范围经济理论

2.3.3 金融创新理论

2.4 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绩效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非利息收入的背景及现状

3.1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非利息收入的背景

3.1.1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趋势

3.1.2 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入

3.1.3 金融脱媒现象的产生

3.2 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发展阶段

3.2.1 非利息业务的起步时期(1986年——1997年)

3.2.2 非利息业务的初步发展时期(1998年——2005年)

3.2.3 非利息业务全面蓬勃发展时期(2006年至今)

3.3 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发展现状

3.3.1 非利息收入总量及占比现状分析

3.3.2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仍是非利息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3.3.3 传统非利息业务占比下降,新型非利息业务发展迅速

3.4 我国商业银行拓展非利息收入的制约因素

3.4.1 政策方面的制约

3.4.2 技术方面的制约

3.4.3 观念方面的制约

第四章 非利息收入对我国上市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模型指标的选取

4.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3 模型构建与说明

4.4 描述性统计分析

4.4.1 截面序列的统计性分析

4.4.2 时间序列的统计性分析

4.5 模型回归结果及分析

第五章 发展非利息业务的对策建议

5.1 提高经营理念,加快非利息收入的发展

5.2 优化非利息收入的内部结构

5.3 利用传统业务的客户基础拓展非利息业务

5.4 不断推进产品和服务创新,打造品牌特色

5.5 加强对非利息业务人才的培养,提高竞争软实力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改革、金融脱媒现象的加剧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使得中国商业银行传统的存贷款业务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中国商业银行迫于压力纷纷采取行动将非利息收入业务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从而不断提高商业银行收入来源的广泛性并进一步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但是,当前学术界对于非利息收入的概念仍然没有准确一致的定义,对于非利息业务和表外业务、中间业务还不能很好地区分。除此之外,由于中国金融市场整体起步较慢,银行业的经营绩效水平与国外相比还缺乏竞争力,传统的利息业务在银行的盈利结构中依然牢牢占据着主要地位,非利息业务的发展程度依然不高。
  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本文首先在前人的经验基础上,定性研究了非利息收入的定义与分类,在此基础上然后对非利息业务、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三者进行比较,使得非利息收入的内涵更为明确;然后,对于非利息收入的几种经典理论进行了介绍,并在这一基础上,梳理了非利息业务的发展阶段和现状,进一步提出了拓展非利息收入的制约因素。再次,利用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2008年-2015年的年度数据作为样本,并将中国商业银行分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三种类型分别研究,通过对比发现,目前来说提高中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对于提升银行的经营绩效作用还很有限,其中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绩效的影响要比其他两类银行更为明显。最后,作者对实证结论作了进一步阐述,同时对中国商业银行有效开展非利息业务给出了自己的政策建议,为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在银行收入结构中的比例,中国商业银行应该在现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适当地进行业务倾斜,更新自身的经营理念,加快非利息业务的发展速度;积极调整中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结构,应该在发展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将精力重点投放在各种咨询顾问类业务上;利用传统业务的客户基础拓展非利息业务,不断提升自身盈利水平,同时银行也可以从中得益,探索开发出自己独有的特色业务;更为重要的就是不断开发创新更有特色的金融产品,为客户树立自己的品牌效应,打造品牌特色;加强对非利息业务人才的培养,提高竞争软实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