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营改增”试点阶段的政策效果评估
【6h】

“营改增”试点阶段的政策效果评估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3 创新与不足

1.3.1 创新点

1.3.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2 国内文献综述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三章 “营改增”改革的理论分析

3.1 税制变迁理论

3.1.1 税制变迁的影响因素

3.1.2 税制变迁的目标

3.1.3 现阶段中国税制改革的目标与路径选择

3.2 “营改增”的背景

3.2.1 营业税与增值税并行多年的原因

3.2.2 “营改增”的必要性

第四章 “营改增”改革效应的理论分析

4.1.1 “营改增”对试点行业的税负效应分析

4.1.2 “营改增”对产业链的税负效应分析

4.2 “营改增”改革的结构调整效应

第五章 “营改增”试点阶段政策效果描述统计分析

5.1 宏观税负的含义与衡量标准

5.2 “营改增”宏观税负效应的描述性分析

5.3 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与衡量标准

5.4 “营改增”产业结构优化效应的描述性分析

第六章 “营改增”试点阶段政策效果双重差分分析

6.1 双重差分法

6.2 数据来源与模型构建

6.3 变量选取

6.3.1 宏观税负效应变量选取

6.3.2 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变量选取

6.4 模型适应性检验

6.5 估计结果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结论与讨论

7.2 政策建议

7.2.1 改革具体方案实行预告制

7.2.2 优化税率结构

7.2.3 改革配套措施逐步跟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营改增”自2012年上海部分行业开始试点以来,到2013年扩展到全国,乃至2016年全行业开展,历时四年多。作为中国“十二五”期间一项重要的结构性减税措施,“营改增”的初衷是为了减轻税负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改革全面推开之际,考察“营改增”试点阶段的政策效果意义重大。
  本文以税制变迁理论为基础,具体分析了中国税制改革的目标以及“营改增”的经济背景,并进一步从理论上分析了“营改增”对宏观税负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国2009-2015年的31个省份的相关社会经济数据,引入双重差分法(DID)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营改增”改革的减税效应和产业结构优化效应进行了更为系统和严格的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了一系列其他因素的影响之后,“营改增”改革既没有显著降低宏观税负,也没有显著提高宏观税负,而是保持了宏观税负的稳定;但“营改增”使改革省份的产业结构系数增长率提高了大约0.33个百分点,表明“营改增”确实起到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的作用。研究还显示,随着“营改增”行业的扩围以及具体政策的补充与落实,“营改增”对宏观税负和产业结构存在动态效应,且影响程度朝着预期的方向不断深化。
  总体来说,“营改增”试点阶段产生了明显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但其减税效果还与预期存在差距。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