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埕北30潜山储层地质特征与油藏评价研究
【6h】

埕北30潜山储层地质特征与油藏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创新性声明和学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绪论

1.1埕北30潜山区域概况

1.2三重介质油藏试井解释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1.3论文背景及主要工作

第二章埕北30潜山储层地质特征

2.1区域地质概况

2.1.1构造发育史

2.1.2地层发育特征

2.2储层矿物岩石学特征

2.2.1储层矿物岩石学特征

2.2.2太古界结晶岩类储层矿物岩石学特征

2.2.3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矿物岩石学特征

2.3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2.4储层类型及储层物性影响因素

2.4.1储层空间类型

2.4.2储层物性影响因素

2.5储层评价及成藏模式研究

2.5.1潜山的储集性能及储层划分

2.5.2储层评价

2.5.3成藏模式

2.6小结

第三章三重介质油藏试井解释方法研究

3.1溶洞—井筒连通模型

3.1.1解析求解

3.1.2数值求解

3.2裂缝和溶洞—井筒连通模型

3.2.1与双渗透模型比较

3.2.2解析求解

3.2.3数值求解

3.3基岩、裂缝和溶洞—井筒连通模型

3.3.1数值求解

第四章三重介质试井解释模型特征比较

4.1溶洞—井筒连通模型与缝洞—井筒连通模型比较

4.2溶洞—井筒连通模型与孔缝洞—井筒连通模型比较

4.3缝洞—井筒连通模型与孔缝洞—井筒连通模型比较

第五章各种参数对压力响应的影响

5.1三重介质油藏溶洞—井筒连通模型

5.1.1压力及压力导数响应曲线特征描述

5.1.2窜流系数对压力响应的影响

5.1.3弹性储容比对压力响应的影响

5.2三重介质油藏缝洞—井筒连通模型

5.2.1压力及压力导数响应曲线特征描述

5.2.2窜流系数对压力响应的影响

5.2.3溶洞渗透率比对压力响应的影响

5.2.4弹性储容比对压力响应的影响

第六章边界影响分析

6.1直线断层边界

6.2垂直断层边界

6.3平行断层边界

6.4直线供给边界

6.5垂直供给边界

6.6平行供给边界

第七章多参数数值试井解释方法

第八章储层油藏评价

8.1埕北30潜山储层实例应用

8.1.1埕北302井测试解释

8.1.2埕北301井测试解释

8.1.3埕北30井测试解释

8.2小结

第九章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等

展开▼

摘要

依靠大量的实际工作对埕北30潜山储层地质特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主要取得以下几点认识:太古界储层主要是裂隙缝和微裂隙含油.古生界碳酸盐岩孔、洞、缝齐全.储层的储集类型共分为四种类型:孔隙型储层、裂缝型储层、孔洞型储层及缝洞复合型储层.各井最有利储层基本都是缝洞复合型储层.埕北30潜山以埕北302井区储层物性最好.结合埕北30潜山地质资料,详细地分析了这类典型缝洞型油藏的储层结构及渗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试井解释模型:溶洞-井筒连通、缝洞-井筒连通、孔洞缝-井筒连通模型,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求解.论文分析了孔洞缝不同介质的弹性储容比、窜流因子以及缝洞渗透率比对压力响应的影响.提出了一种三重介质油藏的试井解释方法-利用遗传算法进行自动拟合,极大地提高了压力史的拟合速度和精度,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实用软件.应用此方法成功解释了埕北30潜山八层的测试资料,获得该区域各项动态参数并进行油藏评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