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鄂尔多斯盆地榆林地区气层解释评价方法研究
【6h】

鄂尔多斯盆地榆林地区气层解释评价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第一章区域地质概况

1.1构造特征

1.2地层划分

1.3沉积相类型及岩相古地理特征

1.4研究区域主要储集层分布特征及储集条件特征

第二章榆林地区天然气储集层的岩性、物性、电性和含气性

2.1储集层岩性特征

2.2储层的物性特征

2.3储层的电性特征

2.4储层的气显示特性

第三章气测数据的测量及解释方法原理

3.1使用的技术

3.2使用的设备

3.3气测资料获取原理

3.4气测解释方法原理

第四章气测资料的影响因素分析

4.1脱气器的影响

4.2钻井因素的影响

4.3鉴定器的影响

4.4色谱如何取值的影响

4.5仪器标定曲线的影响

4.6气测后效对气测录井的影响

第五章气测资料影响因素的校正

5.1钻井工程因素校正

5.2钻时对烃类气体的影响校正

5.3烃组分气体校正

5.4气测显示深度校正

第六章随钻地层压力录井与电导率参数对气水层的评价的作用

6.1及时准确发现气层

6.2进行水性识别

6.3利用随钻地层压力检测资料识别气测真假异常显示

第七章建立气测解释模型

7.1方法原理

7.2气测资料标准化

7.3模糊C-均值聚类(FCM)

7.4按储集层含气类型建立气测解释模型

7.5解释模版参数的选取

7.6解释模版的建立

7.7电性资料的气水层判识

7.8初步应用效果分析

第八章利用地化录井新技术对油气层的解释评价标准

8.1地化录井技术—岩石热解分析

8.2地化录井技术—热蒸发烃色谱技术

8.3影响地化录井资料解释的因素

第九章结论及建议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地质录井资料综合解释评价方法研究是评价油、气、水层的重要手段,它主要利用岩屑、岩芯、综合录井(气测)、地化、定量荧光等录井资料,结合测井、地震、构造及试油(气)等资料,对钻井过程中发现的油气显示层及可疑层进行的综合分析和评价。 本项目主要研究目的是在掌握大量地层地质信息基础上确定录井资料解释评价油气层的主要参数,建立多参数油气层解释评价标准和图版,形成利用录井资料解释评价鄂尔多斯盆地榆林地区主要气层的新方法,以及综合解释评价标准,提高该区块气层综合解释符合率。 本文本着上述研究目的,综合利用综合录井、地化录井、快速色谱及岩心分析资料,并首次应用模糊聚类的分析方法,划分不同气水层类型,在气水层解释中提出了能量系数、气水因子等参数,实现了气水层的智能化解释,属长庆石油勘探局局内首创。 运用本文所形成的综合解释评价标准和图版对本油田今年完钻的18口气井的解释结果进行验证,解释符合率达到83.3%,将榆林地区气层解释符合率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为陕北气田试气层位的确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得到了油田公司的认可和重视,为进一步发挥油气勘探开发的“千里眼”作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鉴于研究区域内存在中生界地层含油,以及引入的地化录井新技术与研究气层所采用的技术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故在研究气层解释评价的同时,利用地化录井新技术建立了油气层解释图版,进一步完善了本油田的油层解释评价系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