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矿难频发的原因:制度经济学视角的研究
【6h】

我国矿难频发的原因:制度经济学视角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 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3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3.1 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及分析工具

1.3.2本文的研究思路

1.4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矿难频发:政治交易成本对生产成本的替代

2.1交易成本理论

2.1.1交易成本的内涵

2.1.2交易成本产生的原因

2.1.3交易成本的性质

2.2煤矿生产企业的成本分析

2.2.1 直接成本

2.2.2间接成本

2.3煤矿安全生产中的政治交易成本对生产成本的替代

2.3.1 行政审批制度提高了矿主的政治交易成本

2.3.2政治交易成本对生产成本的替代诱发了矿难

第三章矿难频发:矿权制度不合理

3.1 产权理论

3.1.1 产权的内涵及其基本属性

3.1.2产权的功能

3.1.3产权理论的核心思想

3.2我国的矿产资源产权制度

3.2.1 矿权与矿业权的关系辨析

3.2.2我国的矿产资源产权制度的发展历程

3.3 我国的矿产资源产权制度的弊端

3.3.1 所有权虚置使煤矿安全生产失去产权约束

3.3.2我国的矿业权制度的不完善诱发矿难

第四章矿难频发:委托-代理视角下的官煤勾结现象突出

4.1委托-代理理论

4.1.1委托-代理理论的核心

4.1.2委托-代理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4.1.3 委托-代理问题的解决

4.2煤矿安全事故中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4.3 委托-代理视角下的官煤勾结现象分析

4.3.1 官煤勾结的本质是不法官员的权力寻租行为

4.3.2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第四章矿难频发:政府监督制度失效

5.1制度变迁理论

5.1.1制度、制度安排与制度变迁

5.1.2制度变迁的模式

5.1.3路径依赖理论

5.2 中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变迁

5.2.1 中国的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5.2.2中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

5.2.3 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变迁的特征

5.3 政府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失效

第六章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建议

6.2.1 管理机构要实现由“多”到“少”,由“全”到“精”

6.2.2政府对煤矿企业安全的管理要“以矿工为本”

6.2.3完善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

6.2.4矿业权的市场化配置改革

6.2.5加强监督与惩罚力度,防范权力寻租

6.2.6监督方式由“自上而下”到“由下至上”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近年来煤矿的安全生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矿难最多的国家,对于矿难频发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其治理方法,一直存在着多种观点和争论,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对这一社会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但是,矿难是一个综合的社会问题,涉及面甚广,解决起来也并非一日之功。究竟哪些是关键问题,哪些措施是紧要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对人们的思路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
   本文认为煤矿矿难频发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因素。本文是从制度经济学这一全新的视角来探求我国矿难频发的原因,利用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来研究矿难,指出政治交易成本过高、矿权制度上的缺陷和政府外部监管制度的失效是造成我国矿难频发的根源。
   政治性的管理型交易成本部分替代了生产成本,从而使安全生产的投入不足,容易发生矿难事故;矿产资源的所有权虚置和矿业权制度不合理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我国当前矿难事故的频发!同时,政府与负责安全生产监管的官员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官员可能滥用委托人授予的代理权与矿主“合谋”,实施非生产性寻利活动,这阻碍了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正常管理。另外,由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之争、政府工作人员私人利益与国家之间的利益之争、政府长短期之间的利益之争使政府的监管失效。最后,从以上原因的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