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白豹油田长4+5油藏储层特征及开发方式研究
【6h】

白豹油田长4+5油藏储层特征及开发方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论文目的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研究区地质背景与研究现状

1.4本论文的丰要内容及方法思路

第二章储层沉积特征

2.1区域沉积背景

2.2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2.3沉积微相及砂体平面展布

第三章成岩作用

3.1储层岩矿特征

3.2储层成岩强度

3.3成岩作用与孔隙

3.4破裂作用与裂缝孔隙

第四章储层特征与评价

4.1储层孔隙结构

4.2储层物性

4.3储层评价

第五章油藏开发方式分析

5.1不同井网开发效果评价

5.2注水政策

5.3合理调整注水政策,提高开发效果

5.4动态特征

5.5改善开发效果技术措施

第六章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白豹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沉积中心,该地区长4+5地层与华池、吴旗油田属同一三角洲沉积体系,位于三角洲前缘朵状砂体部位。油气富集受构造岩性双重控制,通过沉积相、储层特征和开发方式综合研究,能较好地揭示油气富集规律和预测含油有利区,为长庆油田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一是以标准层控制为基础,综合运用沉积旋回、岩性组合特征以及层序地层学理论,详细划分小层,并进行对比。二是通过岩芯、测井资料对长4+5油层进行沉积相研究,细分沉积微相单元。三是在沉积微相研究基础上,根据化验分析资料开展分析储层类型与沉积相带的关系等综合研究,分析沉积相带与含油性关系,划分有利含油相带。四是研究长4+5油层油气富集规律,预测评价油气有利聚集区。五是研究长4+5油藏的开发方式,延长油井稳产期,提高采收率。本论文通过对白157区长4+5地层沉积物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该区的沉积环境为水体较浅、水动力环境较弱的环境中形成的,而且在沉积过程中河道发生摆动迁移。结合区域沉积背景及其沉积环境,认为该区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作为其骨架相十分发育且单井产能最高。白157区长4+5层油气的富集受沉积相带以及物性差异的控制;油气分布受构造的控制,同时构造使得该区油水两相进一步得到分异。通过对该区构造、物性、单井产能的综合分析,将该区分为三类油气藏:白191、白156区为一类油气藏,物性好,单井产能最高;白157-白402-白121区次之,白415区最低。在开发方式上采用反九点的注采井网,注水时机上采用超前注水或同步注水,注水见效后进行温和注水,油井将会保持较长的稳产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