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序贯指示方法在密井网油藏建模中应用的研究
【6h】

序贯指示方法在密井网油藏建模中应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研究内容

1.3.2技术路线

1.3.3主要成果

第二章序贯指示模拟方法

2.1基本原理

2.2变差函数的原理

2.2.1基本概念

2.2.2理论模型

2.3拟合实验变差函数

2.3.1实验变差函数的计算

2.3.2变差函数主方向的确定

2.4变差函数分析的一般步骤

第三章密井网油藏中的应用

3.1研究区地质特征及工区概况

3.2建模软件的选择

3.3数据准备

3.4构造模型的建立

3.4.1网格划分

3.4.2构造模型

3.5相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3.5.1数据粗化研究

3.5.2变程对建模的影响

3.5.3比例曲线的应用

3.6相建模结果

3.6.1三角洲分流平原河道砂

3.6.2三角洲内前缘相席状砂

3.6.3三角洲外前缘席状砂

3.6.4滨外坝砂体

3.7相控下的孔渗饱建模分析

3.7.1数据分析与变换

3.7.2相控下的孔渗饱建模结果

3.8相模型与孔渗饱模型的抽稀检验

3.8.2相建模的抽稀检验

3.8.3孔渗饱模型的抽稀检验

3.9不确定性分析

第四章储量计算研究

4.1计算方法

4.2计算过程

4.3计算结果分析

4.4抽稀井网后的储量计算结果

第五章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针对大庆油田某研究区的地质状况,利用序贯指示建模方法,合理地选取变差函数,有效地结合地质认识和测井数据建立合理的地质模型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本文对序贯指示建模方法的原理进行了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大庆油田某研究区中三角洲分流平原河道砂、三角洲内前缘席状砂、三角洲外前缘席状砂、滨外坝砂体这四种沉积环境下的相模型和岩石物性模型。重点研究了以下三个方面:①依据研究区域的井位分布情况以及已知的的井位信息,对实验变差函数的搜索半径和带宽等参数进行预测,求出实验变差函数参数表;②根据实验变差函数的计算结果选取合适的理论变差函数模型。了解研究区的主要物源方向,确定变差函数的主方向。通过实验变差函数拟合过程,得出变差函数的参数表。③提出变差函数分析的简要流程。
  本文综合运用地质认识、测井等资料,利用序贯指示建模方法对研究区进行了地质建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利用地质认识和测井资料,建立了研究区的构造模型。
  2.计算四种沉积环境下实验变差函数的搜索半径和带宽等参数,通过变差函数分析,得出变差函数参数表,并采用序贯指示建模方法建立了四种沉积环境下的沉积微相模型。
  3.在沉积相建模结果的基础上,利用相控下的序贯高斯模拟方法进行了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的建模,并对建模结果作出分析和评价。
  4.对建模结果进行了储量计算和不确定性分析。
  5.通过抽稀检验对地质模型进行了验证。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序贯指示建模方法得到的沉积微相模型能够很好地显示各种砂体的展布趋势,且模拟实现与实际的地质状况相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