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子洲油田武家湾区长6储层非均质性对油藏的控制作用研究
【6h】

子洲油田武家湾区长6储层非均质性对油藏的控制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题目来源

1.4研究内容

1.5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6主要工作量及取得的成果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区域构造特征

2.2沉积特征及延长组地层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沉积相分析

3.1地层划分与对比

3.2沉积相研究

第四章 储层微观非均质性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4.1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

4.2储层微观非均质性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第五章 储层层内非均质性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5.1储层的层内非均质性

5.2层内非均质性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第六章 储层层间非均质性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6.1储层的层间非均质性

6.2层间非均质性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第七章 储层平间非均质性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7.1储层的平面非均质性

7.2平面非均质性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子洲油田武家湾区目前己经进入稳定开发阶段,其主要产油层为延长组长6油层组。本论文以收集到武家湾区190余口井的钻井、测井资料及分析化验数据为基础,通过常规分析、特殊分析、微观分析、流体分析等,对子洲油田武家湾区地层进行了精细划分与对比、沉积相研究、储层基本特征及储层非均质性对油藏控制作用的研究。
  研究区长6油层组属于三角洲平原亚相,储层的主要沉积微相为分流河道、分流间湾;砂岩储集层岩石类型为灰色、灰绿色、灰褐色长石砂岩;胶结物主要为方解石,其次为硅质、长石质和浊沸石;孔隙类型有粒间溶孔、溶蚀粒内孔隙及残余粒间孔,其中粒间溶孔是油气主要的储集空间;压汞试验结果表明储层排驱压力中等,中值压力偏大,中值半径偏小,储集岩岩性致密,孔隙连通性偏低,属小孔微细喉道型;储层非均质性整体较强,平面上分流河道部位砂体非均质程度相对较弱;分流间湾部位非均质程度相对较强;储层的非均质性受沉积微相控制,并受后期成岩作用影响。
  研究区油藏类型属于岩性油气藏,由于此类油藏的砂体分布随机而分散,砂体以中小型为主,储层的强非均质性,造成人们对岩性油气藏成藏与分布规律认识不清,制约着油气勘探工作的深入进行。另外,虽然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油气成藏的勘探理论与实践、储层非均质性及其与开发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对储层非均质性对油藏控制作用的研究还很不够。本论文系统分析储层非均质性对油藏的控制作用,认为:
  (1)微观上,子洲油田武家湾区储集砂体以粒间孔隙为主,孔隙结构以小孔微细喉为主要储集空间;在成岩作用非均质性的影响下,油气主要分布分流河道部位。
  (2)垂向上,砂体含油饱和度与物性的韵律性一致,各种层理中以均匀的块状层理最有利于油气聚集;夹层的存在会造成流体流动遮挡,砂泥岩组合以厚层均质砂岩最为有利。
  (3)平面上,储层沉积相对全区油气分布起到控制作用,相对均质的分流河道是油气聚集最有利的相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