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本溪组沉积微相研究
【6h】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本溪组沉积微相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特征及演化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本溪组地层特征及划分方案

3.2 研究区本溪组地层划分方案

第四章 沉积体系及沉积相分析

4.1 沉积相划分标志

4.2 沉积体系的划分及分析

4.3 海陆交互相沉积体系划分及特点

第五章 物源分析及沉积相带展布特征

5.1 物源研究方法

5.2 轻矿物特征与物源分析

5.3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第六章 储层地质特征

6.1 储层岩石学特征

6.2 填隙物组分特征

6.3 结构特征

6.4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6.5 孔隙结构特征

6.6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6.7 储层物性研究

6.8 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6.9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6.10 储层展布与分类评价

第七章 气藏富集规律与有利区块预测

7.1 成藏地质条件

7.2 储层条件

7.3 盖层特征

7.4 成藏组合

7.5 圈闭类型及特征

7.6 天然气聚集规律探讨

7.7 有利区块预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2006年在主攻上古石盒子、山西组气层的同时,石炭系本溪组气测异常显示和在钻井过程中的溢流和良好的试气规模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一发现为本区天然气勘探开辟了新的含气层系,展示了良好的勘探前景。 本课题拟采用沉积相与储层研究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结合现代测试分析技术方法和先进的测试分析手段,以前期已有的成果为基础,综合地质、钻井、测井等各项资料,通过深入研究该区上古生界大比例尺沉积(微)相储层特征,建立沉积模式,明确影响储层的主要因素,预测和评价储层有利发育区, 研究表明本溪组障壁砂坝的主砂坝呈北北东—南展布,小砂坝则零星分布;砂坪呈北北西—南南东展布,本2段和本1段的砂岩类型基本相似,主要为石英砂岩,砂岩碎屑组分以石英为主。填隙物主要为胶结物,杂基含量低,胶结物以高岭石为主,胶结以孔隙式胶结和再生—孔隙式胶结为主。其中障壁岛及砂坪石英砂岩物性较好。砂岩储层总体上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型储层。通过找砂体发育带及高孔、高渗带结合产能特征和测井资料对研究区各目的层段进行了叠合有利区的预测,划分出Ⅰ类有利区和Ⅱ类有利区。

著录项

  • 作者

    高磊;

  • 作者单位

    西安石油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安石油大学;
  • 学科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高永利,王光耀;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矿床学;
  •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本溪组;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