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储气库评价中的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方法设计
【6h】

储气库评价中的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方法设计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地震勘探在储气库评价中的应用

1.1.1 国外地震勘探在储气库评价中的应用

1.1.2 国内地震勘探在储气库评价中的应用

1.2 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1.3 本课题的研究依据

第二章 地震地质特征

2.1 地质简况

2.2 地震地质条件

2.2.1 表层地震地质条件

2.2.2 深层地震地质条件

2.3 以往方法分析

2.3.1 以往资料品质分析

第三章 观测系统论证

3.1 邻区三维地震采集分析

3.2 地震采集方法的认识

3.3 观测系统论证

3.3.1 地球物理参数

3.3.2 观测方向

3.3.3 面元大小

3.3.4 覆盖次数

3.3.5 最大炮检距(纵向)

3.3.6 最大非纵距

3.3.7 接收线距

3.3.8 观测系统的选择

3.3.9 束间滚动距的选择

3.3.10 观测系统确定

3.3.11 观测系统属性分析

3.4 针对性的变观

3.4.1 变观流程

3.4.2 变观设计

第四章 激发参数论证

4.1 炸药类型

4.2 激发井深、药量和井数

4.3 激发参数确定

第五章 接收参数论证

第六章 同类型项目参数比较(苏39-61项目)

6.1 设计思路

6.2 观测系统论证

6.2.1 地球物理参数

6.2.2 观测方向

6.2.3 面元大小

6.2.4 覆盖次数

6.2.5 最大炮检距(纵向)

6.2.6 最大非纵距

6.2.7 接收线距

6.2.8 观测系统的选择

6.2.9 束间滚动距的选择

6.2.10 观测系统确定

6.2.11 观测系统属性分析

6.3 针对性的变观

6.3.1 变观原则

6.3.2 变观流程

6.3.3 变观设计

6.4 激发方案设计

6.4.1 震源类型选择

6.4.2 炸药类型

6.4.3 激发井深和药量

6.4.4 工区激发参数分析

6.4.5 激发参数确定

6.4.6 检波器接收类型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不同观测系统设计、不同激发方案和接收方案的设计,讨论用何种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方案可以更好地进行地下地质结构的描述,为储气库层位的选择提供依据;对主要目的层进行地震地质层位标定,进行构造精细解释,利用可视化技术,快速、准确、直观地描述储层、构造的空间展布形态;评价有利区,为水平井论证和设计提供较可靠依据,来分析采用何种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方案应用于储气库评价项目可以得到最优的结果。主要采用了理论数值模拟分析和实际具体项目应用实践的分析,来找到合理的参数模型。利用KLseis软件的三维观测系统设计模块将各种观测系统设计出来,结合地震照明软件进行正演,对比不同观测系统方案的效果。结合施工区域的实际情况,确定最适合该区域的观测系统模型。对不同的地质任务要求,选择至少3种以上的观测系统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合黄土塬山地的实际情况,在开展微测井表层调查的同时,根据逐点确定的岩性及含水性调查结果,对井深进行逐点设计,确保激发深度达到最适宜激发的岩性,从而得到较高频率的资料。采用符合工区条件的技术、装备,得好上古生界主要目的层,下古生界马5内幕及奥陶系底部各层地震反射资料,最大限度地提高原始资料的信噪比和频带宽度;能够满足叠前有效储层预测的需求,采集资料保真度高,达到油气检测的要求。

著录项

  • 作者

    张振中;

  • 作者单位

    西安石油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安石油大学;
  • 学科 地质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凤琴,付守献;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储气库; 三维地震勘探;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