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子长油田芽坪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
【6h】

子长油田芽坪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依据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1.6 主要研究成果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及区域地质背景

2.2 地层划分与对比

2.2.1 地层划分的思路与方法

2.2.2 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标志层

2.2.3 长6油层组及内部油层段的划分

2.2.4 地层划分结果及地层发育特征

第三章 沉积相特征和砂体展布规律

3.1 沉积体系和沉积相分析

3.1.1 沉积特征

3.1.2 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3.2 沉积相带与砂体展布

3.2.1 长64油层段的沉积相与砂体展布规律

3.2.2 长63油层组的沉积相与砂体展布规律

3.2.3 长62油层组的沉积相与砂体展布规律

3.2.4 长61油层组的沉积相与砂体展布规律

第四章 储层地质特征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4.1.1 砂岩碎屑组分及结构特征

4.1.2 填隙物组分及其特征

4.2 成岩作用的类型及其对储层性质的影响

4.2.1 成岩阶段划分

4.2.2 成岩作用的类型其对储层的影响

4.3 孔隙类型及其组合

第五章 储层物性特征及综合评价

5.1 储层物性及四性关系

5.1.1 储层的物性特征

5.1.2 储层的四性关系研究

5.2 储层非均值性特征

5.2.1 层内非均质性

5.2.2 层间非均质性

5.2.3 平面非均质性

5.3 储层展布与分类评价

5.3.1 储层类别划分

5.3.2 储层展布与分类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Ⅰ

图版Ⅱ

图版Ⅲ

图版说明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子长芽坪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组。在区域背景基础上,并且充分的掌握了研究区的资料,应用储层沉积学还有地层学,再结合着研究区里的主要概况,利用地层划分手段精确地划分出研究目的层位。为了研究该区的沉积体系、沉积相带展布以及储层特征,运用了多种分析方法,如对室内的岩心观察,野外的露头观察、铸体薄片分析以及扫描电镜、压汞实验等。目的就是为了弄清楚储层的展布特征以及储层的类型,为后期勘探打下基础。 芽坪区在长6期主要为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三角洲平原,并划分出分流河道和河道间两种微相。利用对沉积特征和测井特征等的分析手段,详细的了解和认识了长64、长63、长62和长61四期的沉积微相发育情况。 通过压汞实验、铸体薄片鉴定以及扫描电镜分析,可以得出长石砂岩作为主要的砂岩类型在该区的长6油层组发育,胶结物主要为绿泥石和方解石。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和压实作用成为该区砂岩经历的主要成岩作用。 余家坪区延长组长6油层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储层孔隙类型以残余粒间孔为主。将研究区储层划分为Ⅰ、Ⅱ、Ⅲ、Ⅳ四类。研究区主要发育Ⅱ类和Ⅲ类储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