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Ⅴ标准汽油的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
【6h】

国Ⅴ标准汽油的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FCC汽油硫类型以及含量的分布

1.2.2 国内外汽油构成及脱硫难点

1.2.3 国内外汽油脱硫技术现状分析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二章 永坪炼油厂脱硫工艺的选择

2.1 国内外催化汽油脱硫技术概况

2.2 催化汽油脱硫技术比较

2.2.1 CD-TECH

2.2.2 PRIME G+

2.2.3 GARDES

2.2.4 RSDS

2.2.5 S Zorb

2.3 汽油脱硫技术路线的比选

2.3.1 吸附脱硫技术的合理性

2.3.2 汽油脱硫不同工艺技术的经济性比较

2.3.3 S-Zorb技术优势

2.3.4 比较结果

第三章 S Zorb脱硫工艺参数优化实验研究

3.1 永坪炼油厂FCC汽油性质

3.2 传统加氢脱硫和S Zorb工艺吸附脱硫机理比较

3.2.1 传统加氢脱硫机理

3.2.2 S Zorb脱硫机理

3.2.3 传统加氢脱硫和S Zorb工艺吸附脱硫机理比较

3.3 S Zorb吸附剂脱硫工艺参数的优化实验

3.3.1 实验原料和材料

3.3.2 实验装置流程图

3.3.3 分析测量仪器

3.3.4 实验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永坪炼油厂S Zorb脱硫装置工业化研究

4.1 永坪炼油厂S Zorb脱硫装置实现

4.2 装置运行问题分析及处理对策

4.2.1 反应器至反应器接收器下料不畅问题及对策

4.2.2 再生器结块问题及对策

4.2.3 进料预热系统问题及对策

4.2.4 其它问题及对策

4.3 S zorb脱硫装置实际运行情况

4.3.1 主要操作数据

4.3.2 装置物料平衡

4.3.3 装置能耗

4.3.4 产品质量及分析

4.3.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由此国家对汽油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在2017年12月31日实行国Ⅴ车用汽油标准,而实现汽油质量升级的关键是降低催化裂化汽油中硫的含量。本文通过对催化裂化汽油吸附脱硫生产工艺的技术研究,以解决FCC汽油中硫的脱除问题,生产低硫优质清洁的车用汽油,目的是满足国Ⅴ车用汽油标准硫含量小于10μg·g-1的要求,以减少大气污染。
  本文首先在大量分析调研国内外汽油脱硫技术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延长石油集团永坪炼油厂催化裂化汽油脱硫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并结合延长石油集团炼化公司永坪炼油厂的实际情况分析选择出适合其油品升级的S Zorb吸附脱硫技术,并为今后的汽油脱硫提出了科学建议。
  为了确定温度、压力、氢油比、液空速、硫的吸附量等工艺条件对脱硫效果的影响,以永坪炼油厂FCC汽油为原料在实验室流化床反应器上对温度、压力、氢油比、液空速、硫的吸附量等工艺条件对脱硫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质量空速的增加,吸附剂的脱硫性能逐渐降低,但同时其辛烷值的损失也在下降,在兼顾辛烷值损失和脱硫率情况,质量空速范围为5~6h-1较为合适;而氢分压对脱硫反应的影响,随着氢分压增加,反应速率增加。在保证吸附剂的脱硫性能的同时,避免FCC汽油的烯烃含量和辛烷值的过分降低,通过实验确定的氢油摩尔比最优值是0.33;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吸附剂的脱硫性能进一步增加,但是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产品汽油的辛烷值的损失也进一步增大,同时反应器内的汽油结焦量增大,装置的能耗增加,因此综合考虑,正常的温度操作范围399~438℃。
  最后对永坪炼油厂S Zorb脱硫装置生产工艺进行技术研究,分析其在实际生产运行中遇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实践证明,方案有效地解决了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为装置的长期有效的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