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鄂尔多斯盆地袁石洼地区储层特征研究
【6h】

鄂尔多斯盆地袁石洼地区储层特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工区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工作量

1.6 取得的成果与认识

第二章 地层及圈闭特征研究

2.1 地层层序及岩、电特征

2.1.1 地层特征

2.1.2 地层岩、电特征

2.2 精细地层对比

2.2.1 划分对比思路

2.2.2 对比方法及准则

2.2.3 地层对比标志层

未标题

2.2.5 油藏构造与圈闭特征

第三章 沉积微相与砂体分布规律

3.1 沉积微相识别标志

3.1.1 粒度特征

3.1.2 测井相特征

3.2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3.2.1 河流相

3.2.2 三角洲沉积

3.2.3 湖相

3.3 砂体展布及沉积相平面展布

3.3.1 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3.3.2 沉积相平面展布

第四章 储层特征研究

4.1 储集层岩石学特征

4.1.1 岩石成份成熟度

4.1.2 岩石结构成熟度

4.1.3 岩屑成份

4.1.4 填隙物

4.2 储集层物性特征

4.2.1 储层物性纵向分布特征

4.2.2 储层物性平面分布特征

4.3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4.3.1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

4.3.2 储层微观非均质性

第五章 测井资料二次解释

5.1 测井曲线的检查

5.2 测井曲线标准化

5.2.1 测井资料环境校正及数据标准化

5.2.2 测井响应

5.3 测井解释图版的建立

5.3.1 解释模型建立

5.3.2 测井解释变化结果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油藏特征

6.1 油层分布及油藏类型

6.1.1 油层纵向分布特征

6.1.2 油层横向分布特征

6.1.3 油藏类型

6.2 油层物性特征

6.3 油藏温度、压力特征

6.3.1 油藏温度

6.3.2 油藏压力

6.4 流体性质

6.4.1 原油性质

6.4.2 地层水性质

第七章 储量估算

7.1 储量计算方法

7.2 参数确定

7.3 储量计算结果

7.4 储量综合评价

7.5 油藏综合评价

第八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吴起袁石洼油区地层由上到下,其构造特点具有很好继承性,均表现为“东高、西低”的斜坡状构造特征。本油区延长组沉积特征表现为长10时期为湖进,长9-长8湖盆扩张,至长4+5、长6发育了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长2、长1时发展为三角洲平原亚相,至延10时发展为河流相。综合研究表明,延长组主砂带随着砂体由东北向南西延伸,沉积相由河流相演变为三角洲平原,再由三角洲前缘相演变为浅湖相。
  据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延10~长9油组砂岩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其次为粒内孔、长石溶孔,溶蚀微孔。对本区储层砂岩岩心分析物性资料及测井解释物性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表明该区延安组砂岩属于中孔、中-低渗储层,延长组砂岩属于低孔、特低渗储层。对研究区单砂体层内、层间非均质及微观非均质性的研究表明,层内和层间非均质性以强非均质为主,但微观非均质性表现较弱。通过测井二次解释,结合试油结果,修正了渗透率大小和部分井的油水层结论,新的解释结果更接近实际生产反映。
  对72km2的工区延9、延10、长1、长2、长4+5、长6、长8、长9油组、小层的石油地质储量进行了估算,共计算石油地质储量3475.97×104t。其中,延安组483.46×104t;延长组2992.51×104m3。延长组油藏为中深层、特低孔隙、特低渗透、低产、特低丰度、中型油藏。

著录项

  • 作者

    申鹏;

  • 作者单位

    西安石油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安石油大学;
  • 学科 地质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杨友运,赵晨云;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P618.130.21;
  •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储层特征; 沉积相; 储量计算;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