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吴起油田寨子河区长6油层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6h】

吴起油田寨子河区长6油层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写作的背景和意义

1.2 论文研究研究思路及内容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

1.2.3 研究技术对策

第二章 区域地质简况

2.1 地层及构造特征

2.1.1.地层发育特征

2.1.2.构造特征

2.1.3.沉积相特征

2.2 砂体展布与油层分布规律

2.2.1 长61-2层砂体展布特征

2.2.2 长61-2油层分布特征

2.3 储层特征

2.3.1.储层岩性

2.3.2 储层物性

2.3.3 敏感性评价

2.3.4 渗透特征

第三章 油藏特征及生产动态

3.1 油藏特征

3.1.1 油藏流体特征

3.1.2 油藏温度及压力特征

3.1.3 油藏驱动类型

3.2 油藏产能生产特征

3.2.1 油井产量变化规律

3.2.2 油藏产能递减方式

3.3 开发历程及现状

第四章 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4.1 注水方式和注采井网适应性评价

4.1.1 注水方式的选择

4.1.2 注采井网适应性评价

4.2 注采压力系统适应性评价

4.3 生产特征评价

4.3.1 综合含水率评价

4.3.2 产量变化特征

4.3.3 地层压力变化分析

4.4 注水状况综合评价

4.4.1 吸水能力评价

4.4.2 水驱动用变化特征

4.4.3 存水率分析

4.4.4 可采储量评价

4.4.5 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评价

4.5 注水开发效果综合评价

第五章 综合治理

5.1 油田开发中存在主要问题

5.2 综合治理方案建议

5.2.1 调整注采井网格式

5.2.2 完善注采对应关系

5.2.3 调整注采压力系统

5.2.4 开展配套技术攻关研究

第六章 认识及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吴起油田寨子河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伊陕斜坡)西部中段,主力层长6储层是典型的特低渗砂岩岩性油藏,地质条件普遍以致密、特低渗、低孔、低压、低含油饱和度的长石质细~粉砂岩为主要特征,钻穿油层后基本没有自然产量,只有压裂改造后才具有工业开采价值,单井产量递减快。
  寨子河区自投入注水开发后,主力长6油层地层能量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有效补充,但同时表现出随着地层亏空的加大,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不断下降,产油自然递减速度加大,产油水平难以保持等,影响油田开发效果与开发水平。
  本论文采用油藏工程研究技术、产吸剖面分析技术及油藏动态分析技术,对长6油层注水开发进行效果评价。通过利用该区油藏静态资料研究成果,明确了油层产量、压力和含水率变化规律,明确了油层吸水能力及注采平衡状况,油水分布及水线推进状况、储量动用及潜力分布状况等,针对低渗透油田开发中存在问题提出了调整注采井网、完善注采对应关系、调整注采压力系统等一系列开发调整方案,并形成了一套低渗透油层注水开发评价的方法体系,为深入掌握长6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提供参考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同时为提高吴起油田开发效果,确保其长期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思路或技术体系。

著录项

  • 作者

    杨彩玲;

  • 作者单位

    西安石油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安石油大学;
  • 学科 地质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起琮,安亚峰;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E357.6;
  • 关键词

    天然油田; 单井产量; 注水技术; 采收效率;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