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特低渗储层非均质性对注水开发的影响——以涧峪岔油田为例
【6h】

特低渗储层非均质性对注水开发的影响——以涧峪岔油田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

第二章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2.1 研究内容

2.2研究区区域地质特征与勘探开发概况

2.3技术路线

2.4创新点

第三章 储层非均质性

3.1储层层内非均质性

3.2储层层间非均质性

3.3储层平面非均质性

3.4小结

第四章 储层非均质性对注水开发的影响分析

4.1层内夹层对注水开发的影响

4.2砂体连通性对注水开发的影响

4.3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是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地质研究中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涧峪岔油田唐家川井区为研究对象,为解决该研究区现今处于注水开发中期所出现的问题,对储层非均质性进行深化研究。本次研究主要通过定性以及定量的方法,分别针对储层层内、层间和平面三个方面非均质性逐步开展研究,从而对目的层段的层内、层间和平面非均质性分别做出综合评价。
  通过对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表明,研究区长61和长62油层亚组内的渗透率韵律性比较复杂,各类的韵律性均有出现,反韵律在所有韵律性中是最有利于生产和注水开发的;由于层内夹层发育,且夹层的分布情况不稳定,夹层的大量存在使得长61和长62油层亚组的层内非均质性都比较强;通过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确定长61和长62两油层亚组的层内非均质性均为强非均质性,并且长62的层内非均质程度比长61更强。通过对层间非均质性表征参数和渗透率非均质程度研究,确定长61和长62油层亚组都具有较强的层间非均质性,并且长61的层间非均质性要略弱于长62;对于长62内两个小层而言,长62-1小层的非均质性要略强于长62-2小层,并且在整体上长62油层亚组的层间非均质性强。通过对于砂体的几何形态、连续性、连通性以及平面非均质性研究发现,研究区内的砂体连续性差、连通性一般,并且各小层都具有一定的平面非均质性,长62的两个小层内的平面非均质性要强于长61中的三个小层;长61-1和长61-2的平面渗透率非均质性程度不高,而长61-3、长62-1、长62-2三个小层的平面渗透率非均质性程度强。
  通过对夹层以及砂体连通性对于注水开发的影响研究发现,研究区层内夹层对于储层注水开发有着显著的影响,在薄且延伸不长的夹层出现较多的开发区块内,夹层过多是注水开发的不利条件,并且夹层的层数对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十分明显,夹层的厚度虽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的程度要明显弱于夹层数;研究区内的砂体连通性一般,但砂体连通性依然是决定注水开发效果好坏的首要条件,在注水开发时,不仅要考虑到注水井与生产井在开采层位出的砂体是否连通,更要确定注水和开采的射孔位置是否对应,这两点都是连通性对注水开发影响的重要有利条件,缺一不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