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水资源流域管理规划体系研究——西安市四流域实证分析
【6h】

水资源流域管理规划体系研究——西安市四流域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综述

1.1 研究背景

1.1.1 流域规划

1.1.2 流域管理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国外流域规划与管理实证

1.2.2 我国流域规划发展

1.2.3 流域规划与管理制度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创新

2 理论依据

2.1 经济学理论

2.1.1 制度经济学

2.1.2 生态经济学

2.2 系统论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1 可持续发展

2.3.2 可持续流域管理

2.4 管理学理论

2.4.1 公众参与理论

2.4.2 管理博弈论

2.5 小结

3 流域管理规划体系框架的提出

3.1 流域规划工作现状

3.2 国家相关法律支撑

3.2.1 现状分析

3.2.2 存在问题

3.3 管理体制现状分析

3.3.1 管理体制现状

3.3.2 原因分析

3.4 构建流域管理规划体系

3.4.1 原则

3.4.2 规划体系框架

3.5 小结

4 制定流域管理规划程序

4.1 管理规划制度

4.1.1 明确规划法律地位

4.1.2 完善管理规划制度

4.1.3 规划内容界定

4.2 流域问题识别

4.3 规划模型建立

4.3.1 涉水规划

4.3.2 体制规划

4.4 规划方案选择

4.4.1 选择原则

4.4.2 管理体制构建

4.5 规划效益评价

4.5.1 规划效益的概念

4.5.2 评价方法

4.6 小结

5 完善管理规划保障机制

5.1 公众参与机制

5.1.1 公众参与的重要性

5.1.2 参与机制的建立

5.2 沟通协调机制

5.2.1 沟通协调的内容

5.2.2 协调机制的运行

5.3 统一决策机制

5.3.1 流域管理的决策原则

5.3.2 决策机制的运行

5.4 小结

6 西安市流域规划工作实践

6.1 西安市流域规划工作背景

6.2 西安市四流域管理规划

6.2.1 流域问题识别

6.2.2 规划方案建立与选择

6.2.3 规划效益评价

6.3 完善保障机制

6.3.1 组织保障

6.3.2 技术保障

6.3.3 法律保障

6.3.4 文化保障

6.3.5 资金保障

6.4 流域规划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6.4.1 存在的问题

6.4.2 解决问题对策措施

6.5 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日益严重的水危机,已经限制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反观造成水危机的根源,则是人类对于经济发展的片面追求导致的忽视水资源与其它资源的协调,忽视对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归根结底是水管理、水制度的问题。要实现人与水的协调与和谐,就必须根据水的自然属性,按照流域对水资源的供、用、排各个环节进行管理,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将水资源按照“流域”为单元进行研究,将流域管理制度规划融入到现有的流域综合规划中,探讨统一的流域管理体制及管理制度,并将结论应用于西安市四条市四条河流流域规划中。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和进行的主要工作如下:1)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论文研究过程中查阅了大量资料,尤其在分析法律现状环节,搜集到大量涉水法规逐条研究,筛选与研究内容相关的条文;除此之外,走访了流域涉及的各个基层水务局、管理站,充分了解管理现状,使得研究结果更符合实际。2)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综合运用经济学、系统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博弈论等基础科学,在提出的流域管理规划中,涉水规划以定量分析为主,运用常规水资源理论进行防洪、水土保持等计算;管理规划以定性分析为主,确定适合流域现状的管理方案。研究取得的结论如下:1)通过对流域规划与管理相关的法律、体制现状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在原有的规划内容中加强管理体制建设,提出以法律制定、体制改革、机构建设、科技支撑、公众参与等领域为主的规划管理体系框架。2)制定流域管理规划的程序,明确规划内容,建立“问题识别——确定模型——方案选择——效益评价”的规划体系。同时,提出以公众参与、沟通协调为主要内容的保障措施,体现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3)运用本研究提出的流域管理规划体系,对西安市浐灞河、沣河、涝河、黑河四条流域进行规划,针对各流域实际情况,在涉水规划中以问题较为突出的流域为例进行阐述,在管理体制规划中,对每条流域均提出一个建议方案。最后在技术、资金、法律等方面建立保障机制。本研究课题为西安市浐灞河、沣河、涝河、黑河四条流域综合规划提供了基础,有效地推动了四流域综合规划的制定,能对我国其他流域的综合规划和统一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