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区域水资源配置方案综合评价研究
【6h】

区域水资源配置方案综合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研究进展

1.2.1 国外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进展

1.2.2 国内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进展

1.3 水资源评价的研究进展

1.3.1 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

1.3.2 综合评价方法的发展

1.4 我国水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1.5 水资源配置方案评价的意义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7 本文研究的思路

2 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评价理论

2.1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内涵

2.2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理论基础

2.3 水资源配置方案评价

2.3.1 综合评价理论概述

2.3.2 水资源配置方案评价理论

2.3.3 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综合评价的工作步骤

2.3.4 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

2.4 本章小结

3 水资源需求量预测的理论与实践

3.1 水资源需求预测的原理

3.1.1 水资源需求预测概述

3.1.2 水资源需求预测的基本原则

3.1.3 水资源需求预测的进展

3.1.4 水资源需求预测的影响因素

3.2 水资源需求预测的步骤

3.3 基于RBF神经网络方法的需水预测

3.3.1 RBF网络学习算法

3.3.2 西安市生活需水预测

3.4 基于支持向量机需水预测模型进行预测

3.4.1 西安市生活需水预测模型建立

3.4.2 数据处理

3.4.3 模型的性能评价指标

3.4.4 预测结果及分析

3.4.5 SVM与RBF两种模型的比较

3.5 本章小结

4 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综合评价

4.1 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综合评价系统的建立

4.1.1 综合评价系统的基本理论

4.1.2 综合评价的步骤

4.1.3 综合评价模型结构

4.2 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2.1 建立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

4.2.2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4.2.3 建立指标体系的方法

4.2.4 一般指标体系的含义

4.3 水资源配置方案综合评价模型

4.3.1 综合评价的常用方法

4.4 基于模糊集理论的综合评价模型

4.4.1 综合评价模型权重计算方法

4.4.2 模糊优选模型

4.5 本章小结

5 陕西省内南水北调受水区水资源方案配置综合评价

5.1 流域概况

5.1.1 地形地貌

5.1.2 气候特征

5.1.3 河流水系

5.1.4 水资源条件

5.1.5 水资源开发利用

5.2 省内南水北调受水区基本情况

5.2.1 省内南水北调受水区范围

5.2.2 省内南水北调受水区的现状、规划建设情况

5.3 受水区供水系统概况

5.3.1 地表水供水系统概况

5.3.2 地下水及雨污水回用供水系统概况

5.3.3 水资源可利用量

5.4 水资源需求预测

5.4.1 城市生活需水预测及需水量

5.4.2 城市工业需水量预测

5.4.3 河道外生态需水量预测

5.4.4 需水量汇总

5.5 水资源配置方案集设置

5.5.1 方案集设置

5.5.2 方案供需平衡分析

5.6 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综合评价

5.6.1 系统综合评价模型流程

5.6.2 方案评价具体指标体系的计算

5.6.3 测算各层权重

5.6.4 指标体系优属度矩阵

5.7 系统综合评价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供需矛盾,要进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目前对于水资源配置的研究,水资源工作者研究重点一般都集中在如何通过数学--经济模型推算出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方案,关于配置方案的后续评价研究却很少。本论文主要针对配置方案的后续工作,开展了以下研究:
  (1)总结分析国内外关于水资源合理配置及综合评价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水资源配置方案评价的意义,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2)阐述了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内涵、目标与原则,介绍了水资源配置综合评价的工作步骤和主要内容。
  (3)探讨分析了水资源需水预测的原理、基本原则、影响因素、步骤;采用了RBF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对西安市的生活需水进行了预测。
  (4)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利用四个方面,提出了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由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和方案层组成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综合评价递阶模型,并采用多层次模糊优选模型进行了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的综合评价。
  (5)对南水北调受水区(陕西境内)水资源供需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得到了受水区2020年12个方案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利用所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了分析计算,选出了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该方案符合当地实际情况,说明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是合理、可行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