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UCONP2P的P2P资源共享架构的研究
【6h】

基于UCONP2P的P2P资源共享架构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P2P资源共享的背景及现状

1.2全局可信度在P2P资源共享中的研究现状

1.3课题的研究意义

1.4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1.5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知识技术介绍

2.1 P2P网络简介

2.2 P2P网络特性

2.3 P2P网络应用的安全性分析

2.3.1协同工作的安全性分析

2.3.2文件共享安全性分析

2.4 P2P网络应用的安全需求

2.5全局可信度模型

2.5.1全局可信度模型概述

2.5.2窦文的全局可信度模型

2.5.3全局可信度的计算与存储

2.5.4全局信任值求解算法

2.5.5全局可信度模型的不足之处

2.6使用控制模型

2.6.1使用控制核心模型UCONABC

2.6.2 UCONABC模型的组成要素及特点

2.6.3 UCONABC模型的逻辑描述

第三章 基于UCONP2P的资源共享架构的设计

3.1 UCONP2P模型

3.1.1 UCONP2P模型的组成

3.1.2 UCONP2P模型的连续性和可变性

3.1.3 UCONP2P模型的授权策略

3.1.4安全性分析

3.1.5 UCONP2P模型的应用及其形式化描述

3.2 UCONP2P资源共享架构

3.2.1 P2P资源共享架构的构建

3.2.2文件共享服务的流程

3.2.3信息管理层的设计

3.2.4全局可信度模型的设计

3.3本章小结

第四章 P2P仿真实验

4.1 OPNET仿真软件介绍

4.2 UCONP2P模型应用的仿真实验

4.3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和P2P(Peer-to-Peer)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基于P2P技术的应用不断涌现,其中基于P2P的资源共享服务己成为P2P网络最为广泛的应用之一。 由于P2P网络没有中央服务器及其网络开放性的特点,使得基于P2P的资源共享服务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与激励机制,这是目前P2P应用中遇到的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之一。本文提出的全局可信度的计算方法具有连续性访问、属性可变等特性,该计算方法可以根据网络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动态地调整节点的全局可信度值,解决了P2P节点全局可信度缺乏实时监控和激励机制的问题。 本文的主要工作是: 1.建立了一种基于UCON(Usage Control)的UCONP2P(Usage ControlPeer-to-Peer)使用控制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节点的主客体属性以及P2P网络环境因素,根据UCONP2P的使用决策因素(授权、责任、条件、验证)赋予节点相应的权限及其对应的服务级别。该模型具有连续性控制、属性可变性和验证功能,其中的验证功能能够对资源真实性、节点身份加以验证,有效防止了资源的非法分发和节点的非法访问。UCONP2P模型能够根据节点对P2P网络环境的满足程度实时调整节点的可信度值,实现了可信度值的动态授予,能够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特别适合动态的P2P网络环境。 2.构建了一种基于UCONP2P的P2P资源共享架构。该架构的全局可信度计算方法综合考虑了节点的历史全局可信度值、其他节点对该节点共享文件的满意度、该节点为其他节点提供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根据UCONP2P模型使用决策因素做出的授权结果等因素;该资源共享架构支持多源传输,能根据节点的全局可信度赋予节点相应的服务权限;该资源共享架构可以避免节点在取得良好可信度后上传劣质文件来欺骗其他节点,防止节点在获得高下载速度后降低上传速度。 3.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UCONP2P模型在P2P资源共享中的应用。实验验证了UCONP2P模型能够实时检测P2P网络中的不良节点;可以根据网络负荷的变化自动地调整节点的下载速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