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咸新区一泾河新城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研究
【6h】

西咸新区一泾河新城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小结

2泾河新城需水预测

2.1 泾河新城概况

2.2 节水潜力分析

2.3 需水量预测

2.4 小结

3 泾河新城地下水数值模拟

3.1 地下水数值模拟系统(GMS)简介

3.2 水文地质条件

3.3 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

3.4 概念模型的建立

3.5 模拟结果

3.6 数值模拟误差分析

3.7 小结

4 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分析

4.1 联合运用原则

4.2 联合供水模型建立

4.3 联合供水方案设置

4.4 模型求解

4.5 合理供水方案的确定

4.6 地下水开采方案

4.7 小结

5泾河新城地下水动态变化预测

5.1 地下水动态变化的背景分析

5.2 地下水动态变化分析

5.3 远景替代水源分析

5.4 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 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展开▼

摘要

泾河新城是西成新区五大新城之一,规划面积146km2,2020年人口规模为47万人左右。随着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发展建设的不断推进,泾河新城未来需水量将大大增加,新城内现状用水水平已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且目前泾河新城主要以地下水为取水水源。地下水未来承受的压力较大。因此开展泾河新城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供水研究,可为泾河新城的未来发展提供用水保障,保护地下水资源。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
  (1)在分析泾河新城现状用水基础上,分析计算现状用水的节水潜力,并预测泾河新城规划水平年2020年在基本节水情况和强化节水情况下的需水量分别为7385.35万m3和6061.15万m3。
  (2)采用GMS软件中的MODFLOW模块,建立了泾河新城地下水数值模拟的概念模型,用于模拟泾河新城现状地下水位,计算地下水资源的可开采量。经模拟分析后,泾河新城地下水位总体呈西北向东南方向变化的趋势,最高地下水位高程为412m,最低地下水位高程为361m,地下水补给量为16.02万m3/d,日允许开采量为10.4l万m3/d。
  (3)建立了以日缺水总量最小为目标函数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供水模型,并绘制了联合供水系统的概化网络图,设置了6种供水方案。经计算,6种方案的日缺水总量分别为138.19万m3、112.64万m3、106.45万m3、94.46万m3、77.02万m3和70.25万m3。比较分析后,确定方案Ⅵ为合理供水方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表供水的缺水时段及缺水量,设置了缺水时段的补偿供水方案,以提高泾河新城的供水保证率;综合考虑地下水取用量等因素确定地下水的拟开采方案。
  (4)在泾河新城现状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的基础上修改补给量、开采量等变化的模型参数,对泾河新城规划水平年2020年按地下水拟开采方案取水后的地下水位进行了模拟预测。结果表明,规划水平年2020年模拟区域的地下水位有所下降,部分地区出现疏干现象:地下水的最大水位降深为8m,最小降深为2m,平均降深为5m;泾河新城区域浅层承压水层的最大水位降深为8m,最小水位降深为5m,平均降深为6.5m。张家山泉群和引汉济渭工程建成后,可替代地下水作为泾河新城生活等用水户的供水水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