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上海市静安区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管理研究
【6h】

上海市静安区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管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研究内容和框架

1.4研究方法

2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垃圾分类

2.2垃圾源头分类

2.3循环经济理论

2.4计划行为理论

2.5 理性行动理论

2.6激励理论

2.7国内外研究现状

3静安区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现状及问题

3.1静安区简介

3.2静安区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现状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3.3静安区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效果评价

3.4静安区生活垃圾源头分类中存在问题及问题成因分析

4静安区生活垃圾源头分类问题解决方案

4.1方案设计思路

4.2方案的形成

4.3方案的实施

5解决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5.1政府部门的支持

5.2宣传工作的保障

5.3组织的保障

5.4明确垃圾源头分类工作的权责

5.5软件开发

5.6本章小结

6结论

6.1研究内容与主要结论

6.2有待完善的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近几十年来,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也随着增加,城市环境污染也随着恶化。城市生活垃圾是城市发展不可避免的副产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也变成了城市关注的重点。
  静安区作为上海市先行先试垃圾分类工作的单位,调查发现最终垃圾分类率不到80%,分类效果不令人满意。据统计,静安区每年产生100万吨左右的生活垃圾,由于居民的垃圾分类率不高,导致垃圾资源的浪费,据估算年损失达680万左右的资源。随着环境问题和资源稀缺问题的加剧,而垃圾源头分类是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有效途径,所以找到一个垃圾源头分类的解决方案,对于静安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静安区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管理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垃圾分类和垃圾源头分类的概念,综述循环经济理论、计划行为理论、理性行动理论、激励理论等相关理论,为之后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并阐述了国内外有关垃圾分类的研究现状。然后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静安区垃圾源头分类效果不佳,紧接着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静安区116个社区进行抽样调查,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得知居民知晓率为88%,参与率为85%,大部分居民愿意配合政府关于垃圾分类的政策等。然后建立了垃圾源头分类效果评价体系,通过评价找出了静安区垃圾源头分类中存在居民垃圾分类知识欠缺、垃圾分类的观念意识不够强、分类标准的合理性和指导性欠缺、分类垃圾桶配置率低,垃圾运输处于混装运输状态等问题,并对问题作了成因分析。最后以循环经济理论、计划行为理论、理性行动理论和激励理论为基础,同时借鉴其他国家垃圾源头分类经验,本文提出绿色账户模式作为垃圾源头分类的解决方案,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著录项

  • 作者

    郗文文;

  • 作者单位

    西安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安理工大学;
  • 学科 工商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朱宗乾;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生活;
  • 关键词

    生活垃圾; 分类管理; 激励理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