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无定河流域生态经济因子与水沙变化响应关系研究
【6h】

无定河流域生态经济因子与水沙变化响应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3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研究区概况

2.1自然环境状况

2.2社会经济概况

2.3水土流失治理现状

3无定河流域水沙趋势变化分析

3.1研究方法

3.2无定河不同尺度流域水沙突变点检验

3.3无定河不同尺度流域水沙年际变化特征

3.4无定河不同尺度流域水沙变化关系分析

4无定河流域生态系统弹性力的时空演变及其与水沙变化关系分析

4.1研究方法

4.2黑木头川流域生态系统弹性力的时空演变特征

4.3无定河流域生态系统弹性力的时空演变特征

4.4无定河不同尺度流域生态系统弹性力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水沙变化关系分析

5无定河流域生态经济因子与水沙变化的响应关系研究

5.1研究方法

5.2黑木头川流域经济和生态因子与水沙变化的响应关系研究

5.3无定河流域经济和生态因子与水沙变化的响应关系研究

5.4经济和生态因子与水沙变化响应关系的尺度效应分析

6.1结论

6.2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无定河为黄河中游的重要支流,流经陕北黄土高原地区。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伴随外来务工人员增速的不断下滑,一种倾向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的逆城市化的“城归”现象涌现,使得农业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在人类活动日益频繁和黄土区退耕还林还草措施实施的背景下,加强水沙变异产生的溯源分析,建立“经济、生态与水沙”间的响应关系,对于研究流域生态经济因子与水沙变化的响应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研究以无定河流域水沙变化特征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Mann-kendall和Pettitt水文统计法、双累积和距平累积曲线法,结合GIS分析技术,借助SPSS软件中的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研究流域生态经济因子与水沙变化的响应关系,并就无定河不同尺度流域下的“经济、生态和水沙”间的差异性变化展开研究,从而为流域生态经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水沙突变点检验与趋势变化:从无定河流域出口站白家川站和各支流监测站点数据来看,近30年来,无定河流域水沙整体呈减少变化趋势,且相关性总体较好,除芦河流域水沙关系不显著外,无定河干流及其支流水沙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流域径流量的突变检验中发现,海流兔河、芦河和黑木头川流域径流量第一突变点集中在1994~1997年,第二突变点集中在2003~2005年间,而无定河流域的第一突变点发生较早(1988年),第二突变点则与支流突变时间相一致。这主要受流域三北防护林建设和退耕还林(草)等生态建设影响。而在输沙量的突变点检验中,无定河流域及其支流的突变时间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
  (2)生态系统弹性力的时空演变及其与水沙变化关系:从不同地域的生态系统弹性力统计数据来看,黑木头川和无定河流域生态系统弹性力呈明显的增长变化趋势,且受地理特征影响,南部普遍高于北部地区,并随年际推移不断增长变化。从两条流域生态系统弹性力与水沙变化的相关关系来看,二者间均呈较强的负相关关系,流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水土流失现象得到控制,水沙呈现减小变化趋势,且黑木头川流域减水减沙效益显著。
  (3)不同尺度流域下经济和生态因子与水沙变化响应关系:通过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法可知,黑木头川流域生态因子对于水沙变化影响显著,且其经济因子的影响主要与流域经济发展方向有关;随着流域控制面积的增长,影响无定河流域水沙变化的经济因子趋于统一,农业因子和自然因子影响作用显著,而水保和工业因子的影响作用减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