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陕南地区河流生态治理与保护利用模式研究
【6h】

陕南地区河流生态治理与保护利用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以满足人们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陕南地区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之一,区内汉江、丹江等水系发达、河网密布,生态战略地位显著。新的发展时期,如何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研究构建陕南地区河流生态治理与保护利用模式,对于促进陕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区域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文献综述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以建设生态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为目标,论证了研究区河流生态治理与保护利用的必要性,分析了“利水”与“水利”的区别,构建了陕南地区河流生态治理与保护利用的“利水”模式,并研究提出分区工程布局,最后以丹江商洛城区段生态治理项目为实例进行模式的工程应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结合陕南区域特色及河流水系特点,从河流治理开发现状、区域战略定位、水生态文明建设需求方面论证了陕南地区河流生态治理与保护利用的必要性,并从思维方式、行为主体及建设内容三个方面分析了“利水”与“水利”的区别,提出了陕南地区河流生态治理与保护利用的“利水”模式。 (2)提出了“利水”模式下陕南河流生态治理与保护利用工程布局。按照“因地制宜、系统治理、功能发挥、科学布局”的原则,结合陕南地区河流水系以及城镇分布的特征,按照上游水源保护区、中游城市滨水区、下游自然生态区分别提出了不同流域河段的治理关键、工程布局和工程措施,为模式实施提供工程路径。 (3)以丹江商洛城区段生态治理项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在分析项目建设背景和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利水”模式明确规划建设思路,提出“一湖、三区、五苑、九景”的总体规划布局,制定河湖连通工程、景观工程、生态修复工程等措施,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方面分析了项目的综合效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