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铜川矿区10煤层发育规律及可采性研究
【6h】

铜川矿区10煤层发育规律及可采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1.1选题背景及依据

1.2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1.2.1研究内容

1.2.2研究技术路线

2区域概况

2.1区域地层特征

2.2区域构造特征

2.2.1地质构造特征

2.2.2矿区构造格架

2.2.3构造形成与演化

2.3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2.3.1区域主要含水层

2.3.2区域地下水的补给、排泄特征

3 10#煤层沉积演化分析

3.1 10#煤层形成的控制因素

3.1.1古植物、古气候因素

3.1.2古地理因素

3.1.3古构造作用

3.2后期构造影响

3.3 10#煤层沉积特征

3.4 10#煤层煤厚变化及控制因素分析

3.4.1煤层厚度变化

3.4.2煤层厚度变化控制因素分析

4 10#煤煤质分析

4.1煤质

4.1.1煤的物理性质

4.1.2元素分析及煤质特征

4.1.3 10#煤层硫分特征及脱硫问题

4.2煤质工业程度及工业用途

4.2.1煤质工业程度的评述

4.2.2煤的工业用途评述

5 10#煤炭资源量估算

5.1工业指标

5.2估算范围

5.3估算方法

5.4资源储量类别划分

5.5 10#煤层储量估算结果

6 10#煤层可采性研究

6.1开采技术条件

6.1.1矿井水文地质

6.1.2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6.1.3煤层顶底板

6.1.4瓦斯、煤尘与自燃

6.1.5地温

6.2经济可行性评价

6.3环境可行性评价

7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王石凹煤矿10#煤层资源储量估算表

展开▼

摘要

铜川矿区是陕西省建成最早的煤炭基地,开采历史悠久。矿区主采煤系为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由于5#煤层埋藏深度小,煤质好,开采条件相对简单,所以主采煤层为5#煤层。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5#煤层可供开采的资源量越来越少。由于采煤技术的进步,一些原认为难采或不可采的煤层,现已提上日程。铜川矿区10#煤层是否可采,能否开采,直接关系到铜川矿区各煤矿的经济利益和矿井服务年限。 本文主要是针对铜川矿区10#煤层的发育规律及可采性进行研究。研究成煤的古植物、古气候、古地理、古构造作用等几个方面的作用综合研究10#煤层的形成条件:分析了后期构造对煤层发育的影响;总结了10#煤层的发育规律;通过对煤层煤质的研究及煤层最低可采范围的确定,圈定了10#煤炭资源量的计算范围并计算出储量;最后对开采10#煤层的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10#煤层可采性。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得出,10#煤层是在晚石炭世中期海退后,在滨海三角洲平原上发育的煤层。煤层倾向NNW15°,起伏平缓,在矿区西部煤较厚,东部煤厚度小。煤厚的变化主要受沉积作用的影响。对10#煤煤质研究,确定10#煤为中灰分、低磷、高硫、低挥发分的高热值煤。依据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划分王石凹为铜川矿区10#煤层可采区。通过地质块段法估算可采地质储量为4339.8万吨。对于10#煤层开采技术条件的研究包括矿井水文地质、矿井充水因素、煤层项底板、瓦斯、煤尘、地温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煤层的开采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估算出10#煤层销售利润,表明10#煤层开采是经济的。煤层开采引起的地下水资源污染即地表沉陷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综合分析,开采10#煤层经济、环境允许,且增加了经济效益。

著录项

  • 作者

    肖林;

  • 作者单位

    西安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安科技大学;
  • 学科 矿产普查与勘探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练武;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P618.110.8;TD163.1;
  • 关键词

    矿山地质; 煤矿勘查; 煤层发育; 煤层开采;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