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东濮凹陷河岸地区沙河街组沙一段沉积微相研究
【6h】

东濮凹陷河岸地区沙河街组沙一段沉积微相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绪论

2 区域地质背景与研究区地质特征

3 河岸地区沙一段砂体识别标志与展布特征

4 河岸地区沙一段沉积微相研究

5 沉积微相与油气富集关系分析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本文以沉积学、岩石学、测井学、层序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等理论为指导,采用“旋回对比,分级控制”的小层对比方法,系统研究了东濮凹陷河岸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一段(Es1)地层特征,根据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特征及测井相等相标志划分了沉积微相类型,分析预测了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探讨了沉积微相与储层、油气分布规律的关系。
   河岸地区沙一段较为发育的砂体有三套,Es1上亚段7#-9#砂体、Es1下亚段3#-4#和1#-2#两套砂体,其中沙一下4#标志层附近储层最为发育,连通性好,沿南西部及西部物源方向砂体逐渐向北、北东方向减薄尖灭。对沉积微相研究的结果表明,沙一段为一套浅湖-半深水湖-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交替沉积环境,主要发育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分流间湾、前缘席状砂、远砂坝等沉积微相。
   在沉积微相研究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储层物性及油藏分布规律,分析认为最为有利储集相带是水下分流河道砂岩,河口坝砂岩次之。受河道迁徙冲刷影响,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相间分布,形成良好生储盖组合形式。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不仅物性好,也是油气聚集有利场所,是今后勘探的主要目标,当其与构造高点得到合理配置时,常形成高产油流聚集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