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煤氧化自燃微观特征及其宏观表征研究
【6h】

煤氧化自燃微观特征及其宏观表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煤微晶结构及吸氧特性研究

2.1 煤样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2.2 煤中芳香微晶结构分析

2.3 煤比表面积及孔隙率分析

2.4 煤氧物理吸附特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煤分子中官能团的红外光谱特征研究

3.1 实验方法

3.2 不同变质程度煤样的红外光谱特征分析

3.3 不同氧化温度煤样的红外光谱特征分析

3.4 不同粒度煤样的红外光谱特征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活性基团氧化历程的数值模拟

4.1 数值模拟原理

4.2 活性基团反应模型的建立

4.3 活性基团氧化历程模拟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煤氧化自燃微观特征的宏观表征

5.1 实验方法

5.2 煤自燃宏观特性参数的计算方法

5.3 煤自燃宏观表征的微观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 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奖励

展开▼

摘要

我国大部分煤层属于自燃、易自燃煤层,煤自燃火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并严重威胁煤矿的安全生产。本论文采用实验分析和量子化学模拟的方法,针对不同变质程度煤样的氧化自燃过程,研究煤氧化自燃的微观特征与宏观表征特性,以进一步揭示煤自燃机理,对煤自燃预测和防治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采用比表面积测定仪,X-射线衍射仪和煤自燃倾向性测定仪等,分析了煤质、比表面积和孔隙率与煤样变质程度间的关系,研究了煤的芳香微晶结构和煤物理吸氧特性随变质程度、氧化温度和煤样粒度的变化规律,得出煤芳香微晶结构的变化会导致煤宏观物理、化学特性的变化,以及表征煤氧物理吸附特性的活性时间和吸氧量与煤变质程度、温度和粒度的关系。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煤样的红外光谱特征,得出煤分子中官能团随煤变质程度、氧化温度和煤样粒度的变化规律,确定出煤分子中发生氧化反应的主要官能团及其氧化时的变化特征;并采用量子化学软件对主要活性基团分步氧化历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反应过程中的活化能及相关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得出不同活性基团反应活化能、反应焓变的差异导致其对煤氧化自燃贡献的不同;证实了煤分子中桥键、侧链的活性较高,是煤氧化自燃的主要诱因,其中羧基是标志煤氧化的一个重要基团,一氧化碳是煤氧化自燃的主要宏观标志性气体,从微观角度上解释了煤分子微观结构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煤样氧化自燃本质属性的不同。
  根据油浴程序升温实验,研究了不同变质程度煤样氧化自燃的耗氧速率、气体产生速率、放热强度等宏观表征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煤样粒度对宏观表征参数的影响关系,通过对宏观表征参数的微观分析,研究了不同煤样宏观特性变化规律与其微观特征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出了煤氧化自燃宏观表征参数的微观解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