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地质构造对瓦斯的控制作用
【6h】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地质构造对瓦斯的控制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现存问题

1.4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研究区位置与范围

2.2研究区地层发育特征

2.3含煤地层

3 研究区地质构造特征

3.1区域构造分区与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

3.2研究区地质构造特征

4 研究区瓦斯地质特征

4.1煤层瓦斯分布特征

4.2矿井瓦斯涌出特征

4.3煤与瓦斯突出特征

4.4瓦斯地质基本规律

5 构造演化及其对瓦斯的控制

5.1 区域构造演化对瓦斯的控制作用

5.2 研究区构造演化及其对瓦斯的控制作用

6 地质构造对瓦斯的控制作用

6.1构造逐级控制的理论基础-板块构造学

6.2地质构造对瓦斯的逐级控制

6.3典型矿区解剖

7 结论与展望

7.1结论

7.2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南缘煤炭地质勘探、煤矿生产揭露以及相关专题研究的地质、瓦斯地质资料为基础,运用板块构造理论、构造地质学理论、瓦斯赋存的构造逐级控制理论、构造控气理论和瓦斯地质综合理论,分析了其地质构造的发育特征和瓦斯的赋存与分布特征,总结了瓦斯地质变化的基本规律,探讨了不同尺度、不同级别地质构造的演化和发育特征对瓦斯赋存与分布的影响,揭示了地质构造对瓦斯的逐级控制作用。从而获得了以下新认识:(1)基于研究区构造格局及其演化的研究,揭示自石炭二叠纪煤系形成以来,研究区至少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三期构造应力-应变作用,形成了研究区目前复杂多样但规律明显的基本地质构造格局;(2)研究区瓦斯分布受区域构造所控制,煤层浅埋区、聚煤古隆起区、背斜区、张性断裂密集区煤层瓦斯含量和矿井瓦斯涌出量较低;煤层深埋区、构造单元接合区、聚煤古凹陷区和向斜区煤层瓦斯含量和矿井瓦斯涌出量较高;(3)研究区构造演化对煤与瓦斯赋存的影响可分为两个阶段:晚古生代~中生代挤压构造体制作用时期,煤与瓦斯的形成阶段;新生代伸展构造体制作用时期,煤与瓦斯的保存阶段;(4)地质构造的逐级控制特点明显,研究区内煤田分布和主体构造受区域构造所控制并控制着矿区和矿井地质构造的发育特征和展布方向,也控制着区内煤层和瓦斯的赋存范围与分布状况。(5)不同构造类型对瓦斯的控制作用不同。构造单元复合部位、向斜轴部、逆断层下盘、小型断层附近多形成高瓦斯区,而背斜轴部、大型正断层密集区、逆断层上盘多形成低瓦斯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