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东秦岭地区潘河钼矿成矿地球化学研究
【6h】

东秦岭地区潘河钼矿成矿地球化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 1 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东秦岭钼矿带的研究现状

1. 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工作量及成果

2 成矿地质背景

2. 1 区域地质背景

2. 2 矿区地质

2. 3 本章小结

3 东秦岭潘河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3. 1 潘河花岗岩岩石学特征

3. 2 潘河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3. 3 本章小结

4 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研究

4. 1 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4. 2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4. 3 成矿物质来源

4. 4 成矿化学作用机制

4. 5 成岩机制、成矿模式及成矿预测

4. 6 本章小结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文以东秦岭潘河钼矿床作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开展野外地质调研,采集相关岩矿石样品,借助现代地质学实验分析手段,测定了岩矿石样品的相关组分成份,系统分析了矿区白岗岩及石英斑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在此基础上,建立成矿模式,展开成矿预测。
  潘河花岗岩为高钾富碱钙碱性岩系,具有高硅(73.77%~76.25%)、富铝(11.96%~13.38%)、高钾富碱(w(K2O)=6.27%,全碱w(Na2O+K2O)=9.70%,w(K2O)/w(Na2O)=3.45)、低镁(0.10%~0.57%)、贫钙(0.22%~1.56%)等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潘河花岗岩稀土总量偏低,一般低于100ppm;Eu强烈亏损,呈极其明显的Eu负异常;重稀土相对富集,LREE/HREE和(La/Yb)N明显低于普通壳型花岗岩,LREE/HREE一般小于2,(La/Yb)N~1,(La/Sm)N~1,(Gd/Yb)N~1;由上述特点决定了潘河花岗岩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呈平坦的“V”形曲线,在Eu处形成明显深谷,曲线水平。造成这一反常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花岗质熔体在开放体系中与富挥发分(F,Cl)流体相互作用(反应)。
  潘河花岗岩微量元素研究表明,研究区花岗岩具有较高浓度的大离子亲石元素(如:K、Ba等);高场强元素中,Nb、Zr、Hf相对富集,而Ti相对亏损,P亏损尤为强烈;稀土元素部分,轻稀土(La、Ce、Nd)相对亏损,而重稀土(Tb、Y、Yb)相对富集。从δEu-Sr图中可以看出潘河花岗岩为壳型花岗岩,且受到地幔混染。
  潘河花岗岩中Mo富集程度远高于宽坪岩群地层,且矿脉赋存于石英斑岩中或石英斑岩附近,说明矿体与石英斑岩在空间上存在密切的关系,可认为本区富集成矿的Mo来自于石英斑岩;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S值变化范围小,离散小,塔式效应明显,这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热液矿床的硫同位素特征相同,说明硫来岩浆岩;从不同来源的氢、氧同位素正常分布图可以看出,成矿流体最可能来源于岩浆热液。石英包裹体均一温度平均为195.42℃,可判定石英脉为潘河钼矿床形成后期中低温阶段的产物;成矿热液盐度平均值为9.9%,盐度中等;从石英包裹体的均一压力可得,成矿深度为770~1050m。
  潘河钼矿床具有穹窿构造格架内“层控”的特点,成矿受燕山期岩浆热液活动控制。矿区不仅存在钼矿(化)体,也存在铜铅锌矿化,成矿溶液在形成钼矿体后,残余溶液沿围岩渗滤迁移,同时萃取地层中的铜铅锌,在钼矿集中层位两侧中低温部位,形成对称的铜铅锌矿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