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既有框架结构隔震减震性能研究
【6h】

既有框架结构隔震减震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传统的抗震加固均是以增大结构的“抗”性来解决抵抗地震的作用。然而,研究和实践表明,抗震加固结构实质是将其自身作为耗能构件,但在地震作用下仍会发生严重破坏,且抗震加固费用又相对较大。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建筑隔震体系具有更好的抵抗地震的作用。因此,本文将隔震技术用于既有建筑,研究既有框架结构的隔震处理方法及结构的隔震性能。
  本文在查阅大量的研究资料及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现有隔震装置的构造和受力性能,提出了对既有框架结构基础隔震的处理方法。通过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既有框架结构分别采用传统的抗震加固与基础隔震处理后结构性能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了三点研究结论:既有建筑的隔震处理结构相较于抗震加固结构具有很好的抵抗地震作用的能力。将既有框架隔震处理结构及抗震加固结构的数值分析结果对比可知,自振周期延长了3倍,层间绝对加速度降低8倍,层间剪力降低8倍,层间位移降低6倍,充分说明隔震处理结构比抗震加固结构具有更强的抵抗地震作用的能力;既有框架隔震处理结构的优势。对既有框架结构增设隔震支座施工时,不仅对上部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不会造成影响,而且在强震过后还无需对建筑结构进行震后修复,只需将破坏的隔震支座替换掉,这样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进而使得隔震处理方法能够得到广泛应用;水平刚度是铅芯叠层钢板橡胶隔震支座的重要参数。支座的水平刚度过小,上部建筑结构会在地震作用下发生倾覆失稳破坏,支座水平刚度过大,隔震效果不明显,因此,支座水平刚度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