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安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预报研究
【6h】

西安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预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1 绪论

1.1课题来源

1.2我国SO2污染状况及危害

1.2.1我国SO2污染状况

1.2.2 SO2污染的危害

1.3 SO2污染预报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

1.3.2国内研究现状

1.3.3大气污染预报方法

1.4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1.5论文的研究内容

2数据来源与分析

2.1数据的来源

2.1.1 SO2的数据来源和采集

2.1.2气象要素的来源和采集

2.2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2.2.1数据分析的依据和分析项目

2.2.2数据处理方法

3西安市SO2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3.1时间分布特征

3.1.1年变化特征

3.1.2季节变化特征

3.1.3月变化特征

3.1.4采暖期与非采暖期变化特征

3.2空间分布特征

3.3小结

4西安市气象因素与SO2浓度的相关统计分析

4.1西安市常年气候及气象特征

4.2西安市近年气象因素及其与SO2浓度的相关分析

4.2.1天气形势分析

4.2.2气压分析

4.2.3气温分析

4.2.4日照时数分析

4.2.5辐射量分析

4.2.6总云量分析

4.2.7湿度分析

4.2.8风速分析

4.2.9能见度分析

4.2.10 08露温分析

4.3小结

5西安市SO2浓度预报方法研究

5.1建模思路和预报因子的选取

5.2模型的建立

5.2.1逐步回归法建立预报模型

5.2.2主成分回归法建立预报模型

5.3模型的检验

5.3.1逐步回归法所建模型的检验

5.3.2主成分回归法所建模型的检验

5.3.3预报结果分析

5.4小结

6西安市SO2浓度控制措施

6.1采取可行的SO2防治工程措施

6.1.1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

6.1.2采用SO2控制技术控制SO2的产生量

6.2强化环境质量管理

6.2.1建立西安市环境标准和管理条例

6.2.2全面设计和制定SO2控制政策

6.2.3编制西安市SO2污染排放源清单

6.2.4加强西安市SO2浓度的监测

6.3推行有效的经济决策

6.3.1加大SO2污染治理的投入

6.3.2试行排污交易制度

6.3.3实行鼓励控制SO2的优惠政策

6.4利用城市绿化对SO2浓度进行生态调控

6.5小结

7结论及建议

7.1结论

7.2建议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 录

附 图 西安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测点分布图

展开▼

摘要

本文以西安市2000年6月至2005年3月各监测点逐日SO2浓度监测值以及2001年6月至2005年3月的逐日地面气象要素监测值为研究对象进行西安城市空气中SO2浓度预报研究。 西安市SO2浓度的时空特征分析显示:从2001年到2003年,西安城市空气中SO2年平均浓度逐年下降,但2004年SO2浓度剧增,增幅达39.29%;各年四季浓度先减后增;月浓度变化呈现出不对称的“W”形;采暖期的SO2浓度都是非采暖期浓度的一倍以上;各点位每年的月变化趋势与西安市每年的月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曲线变化最为剧烈、起伏最大的是小寨,兴庆小区和草滩的曲线较为平滑。 SO2浓度同气象条件关系密切。本文首先分析了近年来西安市各气象因素的变化,并对2001~2004年四年中API>50的日子所对应的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找出其分布规律,初步探讨可能出现较高SO2浓度的气象条件。 本文采用逐步回归法和主成分回归法,对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分别建立预报模型。逐步回归法采用SAS系统的REG过程,消除了自变量之间的共线性,从而保证了进入模型的预报因子的显著性;主成分回归法则将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相结合,克服了回归问题中由于自变量之间的高度相关而产生的分析困难。逐步回归法建立的采暖期和非采暖期预报方程的准确率达到了87.09%和79.75%,等级命中率为100%。主成分回归法建预立的预报方程准确率为67.16%和56.34%,等级命中率为100%。经对比,逐步回归法建立的预报模型优于主成分回归法建立的预报模型。 此外,针对西安市SO2浓度现状,从工程技术、环境质量管理、经济决策、城市绿化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强调了以“预防为主”的区域综合防治思路,为西安市SO2污染的综合防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