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静力弹塑性方法的水平加载模式和目标位移的研究与应用
【6h】

静力弹塑性方法的水平加载模式和目标位移的研究与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常见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第四章 水平加载模式和目标位移计算的研究与改进

第五章 算例分析验证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声明

展开▼

摘要

频繁发生的强烈地震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使人们开始对现行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反思和研究,而由美国学者提出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成为目前抗震设计理论研究的主要方向;实现这一抗震设计思想的有力工具——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和工程设计人员的关注。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中,不同水平加载模式的选取以及目标位移的确定是方法的关键,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本文对多种具有代表性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进行了对比,总结了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针对水平加载模式的选取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文中选用了6种不同水平加载模式对一栋10层钢框架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探讨了不同加载模式对结构层间位移角、塑性铰分布的影响,并结舍我国抗震规范对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要求,对此框架进行了抗震性能评估。得到了对建筑结构进行抗震性能评估较为合理的水平加载模式。
   本文结台我国抗震规范对场地类型和设计地震分组的要求,将吕西林等人提出的强度折减系数—位移延性系数关系模型及弹塑性反应谱建立思想引入到静力弹塑性方法中,利用强度折减系数对弹性爱应谱进行折减得到弹塑性反应谱,并根据等效衙期计算目标位移,从而对目标位移的计算作了改进。经箅倒分析验证表明,这一方法简单实用,可靠性高,可作为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进一步改进和应用的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