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风口上置置换通风机理及系统性能实验研究
【6h】

风口上置置换通风机理及系统性能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绪论

2理论分析

3实验介绍

4实验数据整理及分析

5结论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论文说明:主要符号表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人们对室内空气品质的日益重视,置换通风与传统的混合通风相比,作为一种空气品质高、热舒适性好的送风方式,在我国日益受到设计人员和业主的关注,并在工业、民用及公共建筑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一般说来,置换通风可分为风口侧置、风口下送风、风口上置式,我们可以将风口侧置和风口下送风统称为传统的置换通风。对传统的置换通风国内外己经研究了很多,但对于风口上置置换通风,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很少。本课题组曾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具有特殊结构形式的上置送风口置换通风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在风口特性上和热舒适评价上获得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但在某些方面,比如风口上置置换通风机理、通风效率和负荷承担能力等,研究的还不够深入。本文是在本课题组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对风口上置置换通风开展的进一步实验研究。
   本文上置送风口仍采用我们曾提出的出流速度具有阶梯形速度分布的贴壁条缝风口形式,在搭建的风口上置置换通风实验台上,作者较深入地开展风口上置置换通风机理、通风效率及负荷承担能力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数据的实测和分析,得出风口上置置换通风室内温度场类似于传统置换通风,其气流是由室内热源形成的热羽流和贴附送风冷射流相互祸合形成的,并对其祸合机理进行了分析;对室内垂直温度分布和0.1m处风速进行了热舒适分析,拟合了室内0.1m处射流发展的经验公式,并对室内0.1m处最大风速的位置进行了计算和预测;在满足热舒适性要求的前提下,风口上置式置换通风能大大地提高置换通风的负荷承担能力,并能得到较混合通风较高的通风效率值;通过对出流速度具有阶梯形速度分布的阶梯形条缝风口和出流具有均匀分布的普通条缝风口两种不同风口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得出了阶梯形条缝风口较普通风口沿射流近距离卷吸较小,并能得到稍高的通风效率值,能更好的满足风口上置式置换通风的要求,并拟合了两种风口送风冷射流沿房间高度方向速度衰减的经验公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