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冶炼烟气网络配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6h】

冶炼烟气网络配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论

2 项目背景

3 烟气网络配置技术方案

4 工程应用实践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工作

声明

展开▼

摘要

铜、镍、铅、锌等有色冶炼工业,在硫化物氧化熔炼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含SO2烟气,熔炼炉型不同,烟气的构成和治理方式不同。冶炼和烟气治理装置“一对一”配置,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有色冶炼行业的通行做法。金川集团公司建厂以来,陆续建设了三十多台铜、镍冶炼炉窑,先进的高性能闪速炉与低效、间断作业的矿热电炉同时运行,炉窑众多,布置分散,烟气治理困难重重,是金川冶炼生产的历史和现状。低浓度烟气在治理技术上还没有根本突破,“一对一”方式在经济运行上更不可取,决定了采用传统烟气治理思路在金川冶炼的现实条件下不可行。
   本课题研究了在复杂冶炼体系下,对来源分散、浓度高低差别过大的烟气实现工业化综合治理的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在冶炼和烟气治理装置间建立一个双向匹配的中间环节,即烟气混合配置网络体系,把三十多台炉窑和七个烟气治理系统连为一体,以遵循各炉窑排烟规律为前提,向各烟气治理系统配送相应气量和50:浓度要求的烟气,使冶炼和烟气治理体系均可获得良好的运行条件。
   各炉窑的烟气在三个层面实现混配,一是烟气S02浓度在混配后可满足双转双吸制酸、单转单吸制酸、碱吸收法处理等三种烟气治理工艺的最基本要求;二是烟气量要与现有烟气治理装置相匹配,治理总量100万Nm3/h;三是分散而远距离输送烟气的动力和控制问题必须得到良好的解决。工程上采用管网连通,动力风机接力,混气室配气,自控系统动态调整,制酸和碱吸收装置主动适应等手段,构成一个庞大的高度协调配合一致的网络体系,最终目的是达到全部炉窑的S02烟气得到完全治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