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中间阶层的成长与培育
【6h】

我国中间阶层的成长与培育

代理获取

目录

1.绪论

2.市民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结构模式

3.中间阶层的理论内涵与社会内涵

4.我国的中间阶层的现状分析

5.培育我国中问阶层的对策

6.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现代社会中坚力量的中间阶层逐渐壮大,发展和培育中间阶层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从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的角度出发分析社会群体,重新量度新时期我国中间阶层的发育及发展,对培育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社会结构乃至构建和谐社会都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市民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的社会生活与国家政治相分离而形成的。公共领域是根植于市民社会基础上的,保持社会稳定的平衡器。现代社会理想的社会结构模式实质上应是以中间阶层为主体,上层和下层都比较小、中间较大的类似于橄榄型的社会分层结构,这种结构模式将成为我国今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我国.中间阶层是指占有一定的知识资本与职业声望资本,以脑力劳动为主,具有谋取一份高薪资收入、优越工作环境及条件的职业就业能力与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对其劳动、工作对象拥有一定的支配权,具有公民、公德意识及相应社会关怀的社会地位分层群体。他们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为示范、政治矛盾缓冲和社会文化繁荣及社会规范等功能。现阶段-我国中间阶层以职业职务可划分为八大类,但不论从数量和质量上.距离“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目标还十分遥远。中间阶层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经济力量还不够强大、对其政治地位的认识有待提高、市民文化尚未形成。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己初步具各一定的形态。培育我国中间阶层的路径和对策,一是调整产业结构,保持经济持续增长;二是构建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的形成;三是着力调整城乡结构,推进城镇化进程;四是重视教育,加快中间阶层的流动;五是抑富济贫,改革优化分配制度:六是中间阶层内部自身的提升与发展;七是大幅提高我国职工的收入;八是提高农民待遇,切实解决农民问题。
   国家要使更多的人通过正当途径进入中间阶层扩展通道。随着中间阶层的不断扩大并成为社会的主流,我国社会结构将发生历史性转变,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