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中的农业景观演化引导模式研究
【6h】

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中的农业景观演化引导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绪论

2.国内外大遗址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综述

3.“中介状态”的大遗址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模式

4.汉长安城遗址现状保护模式的困境与出路

5.汉长安城农业景观演化引导模式

6.引导模式在汉长安城局部地段空间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7.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前我国的大遗址区域特别是位于城郊或城乡结合部的城边型大遗址,面临着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与遗址保护的矛盾尤为突出。如何协调处理好大遗址的保护与经济迅猛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摆在中国政府、学术界面前日益紧迫的现实问题。
   论文提出了“中介状态”的大遗址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模式。这是介于单纯保护模式和过度开发模式之间的温和的新型大遗址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模式,强调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各类遗址的自身特殊性寻求保护与发展的最佳契合点。该模式以汉长安城遗址为研究对象,以遗址农业景观的适度引导为切入点,提出以结合遗址保护与遗址风貌展示,结合汉代宫廷园林与现代园艺游赏,结合村落文化与现代科技为特征的三种农业景观演化引导模式,发展相应的农业产业、园林及遗址文化旅游业以提高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实现汉长安城遗址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整体、系统的保护模式,将J自然、历史、人文、经济等多种因素进行充分整合,从全局的观念与角度研究保护和利用,强调人和农业景观都是大遗址全部历史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遗址保护不能忽视城市功能转型及社会经济活动变革的状况;这是有机的动态保护模式,根据遗址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确定相应的保护策略。不仅保护与展示大遗址区原有历史风貌及原有生活形态,同时注重与当代文化的有机结合,兼顾保护与发展。该模式还可以有效地促进遗址区土地的集约利用,从而实现遗址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
   论文从理念、哲学、人权保护、文化发展规律、社会经济、我国遗址文物特性等方面论述了“中介状态”的大遗址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适应性,并且对模式的应用进行了框架性的探讨。最后考虑到研究内容的真实性和全面性,进行实际应用的可操作性,论文选取了汉长安城局部地段为具体对象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大遗址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实施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