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现象学视角的嘉绒藏族传统聚落与民居建筑研究
【6h】

基于现象学视角的嘉绒藏族传统聚落与民居建筑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课题研究的对象

1.2课题研究背景及现状

1.3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2.建筑现象学相关理论研究及应用

2.1建筑领域的现象学理论

2.2建筑现象学的相关应用

2.3基于现象学视角的建筑研究方法建构

2.4建筑现象学理论对聚落与民居的探究

2.5小结

3.嘉绒藏族传统聚落的“场所”现象学解读

3.1嘉绒藏族聚落的静态环境研究

3.2受人群行为影响的聚落空间要素

3.3嘉绒藏族聚落空间形态演化

3.4小结

4.嘉绒藏族民居建筑的“场所”现象学解读

4.1建筑“锚固”于场所

4.2嘉绒藏族民居建筑空间形制

4.3“事件—空间”模式营建

4.4小结

5.嘉绒藏族聚落民居的知觉现象学解读

5.1视觉的体验

5.2触觉的体验

5.3感官的体验

5.4记忆与联想

5.5空间叙事觅经体验

6.嘉绒藏族聚落与民居空间的深层影响机制

6.1环境影响人的行为

6.2人的行为影响空间

6.3空间场所感知和空间体验

6.4小结

7.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一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幅员辽阔,不同地域聚落和民居自成体系,各具乡土特色。嘉绒藏族地处藏彝走廊之上,多元文化的交融以及古老生态环境的缔造使得当地传统聚落与民居建筑颇具特色。当地人们长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生产方式为这些传统聚落与民居的特色营建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聚落形态和民居形制,使其极具研究价值。
  本论文以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嘉绒藏族传统聚落及民居建筑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了建筑现象学的相关理论方法,并通过资料整理和实地调研,深入当地体验嘉绒藏族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从宏观到微观对嘉绒藏族传统聚落和民居建筑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系统梳理和总结其相关空间现状,并通过“环境影响人的行为—行为影响空间营建”这样的过程研究,将建筑空间营建还原到了现象学所强调的“日常生活世界”,揭示出场所感的传承本质。
  论文的第一部分梳理了现象学的相关理论方法,并进行了现象学的建筑研究方法建构;第二部分运用此分析方法从嘉绒藏族传统聚落和民居建筑的空间要素,空间演变及特色空间这三大方面对空间现状做了梳理和总结,并着重描述特色空间的身体体验和知觉感知,展示其空间特征和场所精神,强调认同感和归属感的营建;第三部分通过对环境、人群行为与空间现状三者相互作用的考察,说明人们的环境经历同空间的关系,深刻分析嘉绒藏族聚落与民居建筑空间的深层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以此阐明运用现象学视角进行分析的意义。
  该研究从实地调研入手,在研读了前人基础资料之后,通过归纳梳理,用现象学的视角从本质上揭示出人们的环境行为和空间体验是聚落建筑营建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一方面完善和梳理了该区域聚落建筑研究的客观理论成果,为嘉绒藏族的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及有益的参考;另一方面,运用现象学理论方法对嘉绒藏族聚落与建筑的解读,可以为同类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