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纪念性建筑设计研究——以福建永定中原汉人南迁纪念坛建筑设计为例
【6h】

纪念性建筑设计研究——以福建永定中原汉人南迁纪念坛建筑设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论

1.1引言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项目相关背景简介

2.1客家民系与永定县

2.2永定土楼与客家文化

3.中原汉人南迁纪念坛设计实践

3.1海峡客家文化城项目规划概况

3.2中原汉人南迁纪念坛子项设计

4.中原汉人南迁纪念坛建筑设计

4.1纪念性建筑无障碍设计

4.2纪念性建筑消防设计

4.3纪念性建筑放线定位

4.4纪念性建筑设计过程的各专业配合

4.5纪念性建筑设计等级标准的确定

4.6纪念性建筑空间高度和疏散宽度指标计算

4.7 纪念性建筑曲面和空间曲线的模拟

4.8 纪念性建筑节能设计

4.9 项目进行情况

5.总结与展望

5.1总结

5.2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纪念性建筑具有思想性、永久性和艺术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纪念行为方式、过程和心理要求是纪念性建筑的最大特点。实现纪念性是纪念性建筑设计的关键。纪念性建筑相比其他类建筑的本质区别是具有高于其他物质职能的精神职能。 本文通过对福建永定中原汉人南迁纪念坛建筑设计全过程的分析和总结,提供一些可供其他纪念性建筑设计项目参考的经验。 首先,对项目的相关背景进行简要介绍,包括永定县的概况、永定土楼的分布与特征、客家文化在土楼建筑中的体现以及中原汉人南迁事件等。 其次,以海峡客家文化城项目整体规划为序,从地域性的体现、空间意向、平面布局、立面造型等方面对该纪念坛建筑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 再次,从无障碍设计、消防设计、放线定位、多专业配合、设计等级的确定、空间高度与疏散宽度的计算、空间曲线的模拟以及节能设计等角度对该纪念坛建筑设计全过程进行研究。 最后,总结得出纪念性建筑设计的一些经验,供其他设计项目参考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