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运动疗法对部队下腰痛病例的干预效果评价
【6h】

运动疗法对部队下腰痛病例的干预效果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写词

前言

一、下腰痛的定义

二、下腰区域的解剖关系及人体力学特点

三、下腰痛的发病机理

四、部队的下腰痛流行病学分布

五、下腰痛运动治疗的理论基础

一、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来源

(二)纳入和排除标准

(三)研究对象分组

二、试验方法

(一)问卷调查

(二)干预方法

(三)评价指标

(四)试验过程

(五)疗效评定方法

(六)统计学分析

三、干预结果

(一)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干预效果评价

(三)干预效果综合分析

(四)随访结果

四、分析与讨论

(一)测量指标与下腰痛的相关性分析

(二)腰部肌群肌力变化对下腰痛的影响

(三)躯体平衡及肌肉变化对下腰痛的影响

五、结 论

参考文献

临床资料统计表

附图

综述:腰痛在部队中的发生与防治研究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下腰痛是运动医学及康复医学中常见的脊柱疾病,也是我军部队官兵常见疾病,对军人健康造成威胁,严重影响部队战斗力、官兵训练水平和生活质量。运动疗法是治疗下腰痛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现代临床康复医疗的重要手段,但治疗效果存在异议。本研究应用徒手核心肌力训练和悬吊运动疗法两种运动疗法对下腰痛患者实施干预,分析和评价干预效果,以期为部队下腰痛患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按照下腰痛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空军某场站2015年1月-2015年6月就诊的符合条件的144例下腰痛官兵为研究对象,为保持职业均衡性,选取三种不同职业类型的下腰痛病例,包括空勤人员48例,地勤人员48例和其他保障人员48例。采用抽签的方式将下腰痛病例随机分为三组,第1组为徒手核心肌力组(徒手核心肌力训练+普通物理治疗),第2组为悬吊运动疗组(悬吊运动疗法+普通物理治疗),第3组为对照组(普通物理治疗组),每组48例。按照试验设计,通过对空军某场站下腰痛患者应用徒手核心力量训练及悬吊运动疗法进行干预,在干预前、干预2周、4周、6周后对三组病例发放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评分了解腰痛程度、腰椎功能状况及活动度,同步测量三组病例的腰部肌力变化,收集并记录每一个阶段的资料。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评价两种运动疗法对下腰痛患者干预效果。
  结果:在干预过程中共有病例14例由于不良反应,退出干预试验,占总数的9.72%,全程参与试验的病例为130例,其中徒手核心肌力组43例,悬吊运动疗法组43例,对照组44例。全程参与干预试验的三组病例的平均年龄(F年龄=0.158,P=0.854)、体重(F体重=2.150,P=0.120)和疼痛时间(F腰痛时间=1.136,P=0.324)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徒手核心肌力组和悬吊运动疗法组评价指数中VAS评分(3.25 vs3.30)、Roland评分(5.83vs5.93)、FFD评分(8.58vs8.10)无显著性差异,但均与对照组VAS评分(2.41)、Roland评分(3.03)和FFD评分(7.40)有显著性差异。三组下腰痛干预有效率分别是90.90%、85.13%、46.82%。徒手核心肌力组与悬吊运动疗法组组间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干预治疗结束后经过为期3个月电话随访,徒手核心肌力组有7例复发,悬吊运动疗法组有9例复发,对照组有14例复发。
  结论:徒手核心肌力训练和悬吊运动疗法对下腰痛病例均有明显疗效。建议部队卫生机构,可根据相应的设施条件对下腰痛病例选用核心肌力训练或悬吊运动疗法进行干预,可有效缓解下腰痛症状和降低下腰痛发生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