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关中传统村落特质影响下的民俗文化园空间布局研究——以杨陵后稷民俗文化园为例
【6h】

关中传统村落特质影响下的民俗文化园空间布局研究——以杨陵后稷民俗文化园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对象

1.3.研究现状

1.4.研究目的和意义

1.5.研究内容

1.6.论文创新点

1.7.研究方法

1.8.组织结构

2. 民俗文化园概述

2.1.民俗文化园产生的背景

2.2.民俗文化园的构成与特点

2.3.民俗文化园的文化内涵

2.4.民俗文化园与关中传统村落的关系

2.5.民俗文化与民俗空间

2.6.现有民俗文化园空间存在的问题

2.7.本章小结

3. 关中传统村落特质研究

3.1.相关概念的界定

3.2.传统村落调研与分析

3.3.关中传统村落特质的内在因素

3.4.形态特征与空间感受

3.5.村落空间结构分析

3.6.村落空间布局分析

3.7.本章小结

4. 关中民俗文化园调研与分析

4.1.袁家村——关中民俗体验地

4.2.沙沙河——中国第一水街

4.3.关中民俗博物院

4.4.白鹿原民俗文化村

4.5.总结与分析

4.6.本章小结

5. 关中地区民俗文化园空间布局研究

5.1.关中地区民俗文化园空间特质总结

5.2.民俗文化园规划设计的理念与原则

5.3.空间布局策略——场所的延续性

5.4.空间布局策略——环境的认同感

5.5.本章小结

6. 项目实践——杨陵后稷民俗文化园设计

6.1.项目概况

6.2.设计构思

6.3.方案设计

6.4.设计反思

6.5.本章小结

7. 结语

致谢

附录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二:民俗文化园调查问卷

图录

表录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建设,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工作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人们又开始追忆和梦想着乡村生活的恬静和舒适。繁忙之余人们更愿意去城市周边村镇、景区度过一个舒适缓慢慵懒的节假日。在这样一种大的背景下,以传统村落为建设基础和背景的民俗文化园、文化村逐渐出现并成为城市周边游的主要景点。由于市场的火热,很多地方都在兴建民俗文化园,但并不是每一个民俗文化园景区都能成功,成功的景区为当地带来了旅游业的发展和经济的振兴,但是失败的旅游景区既破坏了传统村落的面貌,还为当地政府和人民带来了非常大的麻烦。本文就是在这样急迫需求的背景下提出研究课题,探索如何在民俗文化园空间布局的规划设计中运用传统村落的特质,使景区能更好的的展现地域特质和民俗文化,并且在一定范围内保护和振兴当地的传统民俗文化,提高游客的满意程度。
  本文的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例印证四个部分。提出问题部分也就是绪论部分,提出相关的研究背景等等,并在最后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框架。分析问题部分分别分析了关中地区文化园的现状和以及现有园区的优缺点,研究了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特质以及现有民俗文化园空间布局的优缺点。解决问题部分是本文最重要的章节之一,总结了民俗文化园空间的三个特质,包括独特的地域性、功能的多样性、主题的明确性等三方面。总结了民俗文化园规划设计的理念和四个原则,整体性原则、人文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等。在这些的基础上,提出了空间布局的两个策略,其一是场所的延续性策略,包括空间元素的一致、道路结构的同构、街巷空间的同构、入口空间的模仿、生活空间的转化、民俗空间的传袭等六个方面。其二是环境的认同感策略,包括建筑形制的运用、自然环境的借鉴、民俗物件的引用等三方面。第五章全面的提出了民俗文化园空间布局设计的理念和策略,为以后的项目实践做指导。实例印证部分依据笔者所参与的实际项目而来,依据第五章所得到的结论对民俗文化园空间作以规划设计,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