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岛市海洋气象信息服务预警发布平台研发
【6h】

青岛市海洋气象信息服务预警发布平台研发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 要

Abstract

1 绪论

1.2.1 国外GIS在海洋气象领域现状

1.2.2 国内GIS在气象领域现状

2 气象要素概念及系统研发技术

2.1.1风向标组成

2.1.2聚合与解聚

2.1.3风力等级划分

2.4.1 WebGIS技术

2.4.2 实况天气要素信息的实时刷新技术

2.4.3 分布式对象技术

2.4.4数据缓冲技术

3 海洋气象要素数据来源分析和数据库设计

3.1.1 海洋要素数据特点

3.1.2 雷达数据

3.1.3 船舶数据

3.1.4 海洋气象要素预警等级划分标准

4 系统研发关键技术研究

4.2.1 底图图层降雹区域分析

4.2.2 气流层风要素场分析

4.2.3 冰雹云层雷达回波可视化分析

4.3.1插值条件

4.3.2插值因子分析及公式形成

4.3.3插值效果检验

5 海洋气象要素预警发布平台功能设计与实现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气象对其产生的保障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海洋环境复杂,海洋气象数据采集设备琳琅满目,获得的数据种类繁多且格式无法得到统一。虽然早期已经对气象观测要素的标准化形成了初步规范,但是数据综合利用的难度仍然较大。需要继续完善数据体系,建立更为高效的数据服务模式。另外海洋界址模糊且用户类型较多,导致气象服务针对性不强,需要提高海洋气象服务的精细化。 我国海域面积广阔,沿海城市的海上经济及科学研究也在逐步增多,GIS与网络技术的结合被应用到气象领域,但是,如何更好地实现数据的融合及表达,如何利用丰富的气象资料,充分发挥GIS的空间数据处理能力并发现海洋气象要素时空规律仍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本文所研发的青岛市海洋气象信息服务预警发布平台以WebGIS技术为支撑,基于当前海洋气象数据体系规范,结合青岛市气象数据特点,从多源气象信息处理、分析、集成、发布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专业化应用。系统在进行青岛市七大海洋功能区专题图制作发布的基础上,按照气象要素敏感程度进行了功能区预警等级划分;通过调用标准格式的自动站数据,实现了风、降雨量、相对湿度、能见度等气象要素的实况展示及历史回溯;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插值算法的优劣,耦合青岛市的岸线和高程信息,实现了气象站点周围任意位置的温度插值估测;通过近海船舶位置及属性信息的动态可视化表达,结合能见度等气象要素信息,可实现船舶的调度指挥;通过对雷达回波数据的解析处理,实现了雷达数据的多层级可视化表达,并结合空气对流变化,可进行强对流天气的预警预报。该平台借助最新的互联网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实现了青岛市及其周边海域气象信息的发布和预警,从而为青岛市各涉海企业及部门提供了即时的海洋气象信息综合服务,具有非常显著的应用前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