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认知无线电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研究
【6h】

认知无线电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插图索引

表格索引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引言

1.2研究背景与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4认知无线电特点及关键技术

1.5论文内容及安排

第二章 认知无线电中的频谱感知技术

2.1引言

2.2 Neyman-Person准则

2.3基于发射机的频谱感知

2.4基于接收机的频谱检测

2.5多维频谱检测

2.6协作频谱检测

第三章 新型序列能量检测法

3.1信号的序列检测

3.2微弱信号的分段序列能量检测

第四章 基于序列能量检测的协作频谱感知算法

4.1频谱感知模型

4.2基于序列能量检测的协作检测算法描述

4.3性能分析

4.4仿真结果

第五章 感知节点干扰下的能量检测性能分析

5.1系统模型

5.2虚警概率和检测概率

5.3非独立活跃认知无线电节点

5.4仿真结果分析

第六章 结束语

6.1本文工作总结

6.2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的迅速发展,通信方式越来越多,设备数量也日益庞大,对电磁频谱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电磁频谱作为一种有限的资源,受限于目前固定的频谱分配策略,可供分配的频谱资源日益紧张,已经严重制约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
  为了解决频谱资源日益短缺的问题,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在1999年提出了认知无线电的概念:认知无线电是一种智能化学习网络,通过学习周围环境信息,感知和利用所处环境的可用频谱,并且尽可能的减少与主用户的冲突,一旦主用户开始使用频谱,认知无线电用户必须迅速检测到主用户,并退出该频段。认知无线电被认为是解决频谱短缺问题的最终方案,此后迅速成为通信学界的研究热点。
  要实现认知无线电,首先必须解决认知用户的频谱接入问题,即频谱感知。频谱感知是实现频谱管理和共享的基础和前提。认知用户只有成功感知到频谱的利用情况,才能决定是否接入感兴趣的频段,同时不能干扰主用户信号传输。目前常用的频谱感知方法有匹配滤波器检测、循环平稳特征检测、能量检测等。其中,匹配滤波器检测需要知道主用户先验信息,循环平稳特征检测计算复杂度过高,能量检测由于计算简单且不需要任何主用户先验信息,因此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
  认知网络在实际环境中常呈现出噪声高动态变化、信噪比极低的特征,无法快速准确进行通信,我们称之为微弱信号检测问题。
  由于能量检测的普遍适用性和低复杂度,本文基于能量检测算法,通过与序列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提升了能量检测在微弱信号检测中的不足。本文提出分段序列能量检测的方法。由于传统序列检测采用边采样边接收,边检测边判决的方法,增加了计算开销和时间,我们将采样点进行分段,认知用户每接收到一段数据,做一次判决、这样既改善了能量检测的性能,同时减少了额外开销。
  分段序列能量检测既保留了能量检测的优点,又降低了达到检测性能所需的采样点数。但是,在信噪比很低的情况下,分段序列能量检测需要的采样点数量仍然很大。对此,我们通过进一步思考,引入了协作检测的方法,将认知网络中所有认知节点的感知信息上传至数据融合中心,并在融合中心做出最终判决。理论与仿真证明,基于协作的序列能量检测算法能够极大的改善能量检测的性能。
  在以往对检测算法的研究中,通常不考虑网络中其它感知节点产生的干扰。然而,在多用户环境中,来自其它感知节点的干扰是始终存在的,而且可能会严重影响感应性能。本文讨论了一种全新的认知网络信号检测模型,较以往的检测模型更为贴近实际情况。我们推导了任意数目的感知节点在一定空间内随机分布时,感知节点的虚警概率的表达式,并给出两种计算虚警概率的方法。根据Neyman-Person准则,在可接受虚警概率条件下,可以得到相应的检测门限,进而求出当前条件下的检测概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