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移动终端的蜂窝网链路聚合研究
【6h】

基于移动终端的蜂窝网链路聚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表格索引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1IEEE 802.3ad标准

1.2.2移动终端模块

1.2.3蜂窝网链路聚合现状

1.3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蜂窝网链路聚合技术

2.1蜂窝网链路聚合概述

2.1.1蜂窝网链路聚合分类

2.1.2蜂窝网链路聚合协议

2.1.3蜂窝网链路聚合模式

2.2技术难点分析

2.3同频干扰

2.3.1同频干扰分析

2.3.2同频干扰抑制策略

2.4负载均衡

2.4.1负载均衡分析

2.4.2负载均衡策略

2.5本章小结

第三章蜂窝网链路聚合控制系统研究

3.1CNLA_CS原理

3.2CNLA_CS设计实现

3.2.1CNLA_CS功能分析

3.2.2CNLA_CS结构研究

3.2.3CNLA_CS工作流程

3.3.1系统模型

3.3.2系统数据交互

3.3.3测试结果及分析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蜂窝网链路聚合系统研究

4.1.1聚合系统子模块

4.1.2聚合系统结构

4.2.1子模块初始化

4.2.2链路聚合

4.3.1测试环境

4.3.2TD-SCDMA聚合性能

4.3.3TD-LTE聚合性能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5.1论文总结

5.2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基本情况

2.教育背景

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1申请(授权)专利

3.2参与科研项目及获奖

展开▼

摘要

蜂窝网具有覆盖面积广、切换时延小、连续性强等特点,目前越来越多的移动终端数据通过蜂窝网传输,因此蜂窝网负载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已完成部署的LTE,其带宽、稳定性不能完全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传输需求。为了提升数据传输能力,各运营商致力于研究蜂窝网链路聚合技术,以求增加蜂窝网带宽。运营商研究基站至Internet段的链路聚合,其原理是在LTE中,根据数据业务不同,核心网内部控制面网元选择不同的基站传输数据,从而增加系统的负载能力,但是移动终端无法直接通过运营商的链路聚合技术提升链路带宽。本文将基于移动终端研究数据源至基站段的蜂窝网链路聚合,以求增加链路带宽,提升QoS。本文主要工作包括: (1)研究蜂窝网链路聚合技术。根据聚合子链路的中继系统异同,将蜂窝网链路聚合分为组内聚合和组间聚合。研究基于IEEE802.3ad标准制定的链路聚合协议LACP及LACP控制的链路聚合模式。分析蜂窝网链路聚合的技术难点同频干扰和负载均衡,基于移动终端SIM7100CE,分别提出同频干扰抑制策略和负载均衡策略,并应用到蜂窝网链路聚合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中。 (2)设计及实现蜂窝网链路聚合控制系统CNLA_CS。本文首先提出了CNLA_CS的功能需求,根据需求将CNLA_CS划分为不同子模块,分别研究实现各子模块。CNLA_CS可动态获取和修改各子链路制式、频带、连接/断开和NAT等,并将子链路按同频干扰抑制策略分类管理。CNLA_CS根据负载均衡策略,动态切换子链路组合形式,维护蜂窝网和eth组成的实体子链路,动态设定前向策略路由、后向路由和NAT。搭建测试平台,测试CNLA_CS各子模块性能及CNLA_CS的综合性能。 (3)设计及实现蜂窝网链路聚合系统。研究聚合系统子模块功能并搭建系统架构。结合CNLA_CS,完成子模块初始化,并实现蜂窝网链路聚合系统。分析聚合系统隧道模型及模型中各层链路的原理和作用。测试系统传输数据的性能,在不同制式下对比单条蜂窝网链路,验证蜂窝网链路聚合系统可以线性提升蜂窝网链路带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