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阳离子自交联HPMS/PU微乳液的制备、表征及其在皮革涂饰中的应用
【6h】

阳离子自交联HPMS/PU微乳液的制备、表征及其在皮革涂饰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文献综述

1.1水性聚氨酯简介

1.1.1水性聚氨酯的分类及制备方法

1.1.2水性聚氨酯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1.2国内外水性聚氨酯发展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3水性聚氨酯发展发展趋势

1.3.1对制备与性能改进的要求

1.3.2水性聚氨酯的改性方法

1.4课题提出的目的和意义

1.4.1研究目的

1.4.2研究内容及意义

参考文献

2主要原料、检测仪器及方法

2.1实验原料及试剂

2.2测试仪器与方法

2.2.1结构与表征

2.2.2乳液性能检测

2.2.3胶膜性能分析

参考文献

3 HPMS/PU微乳液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3.1引言

3.2实验部分

3.2.1羟基硅油的制备

3.2.2羟基硅油改性聚氨酯的制备

3.2.3水性聚氨酯预聚体乳化机理

3.2.4羟基硅油改性聚氨酯水乳液的合成工艺

3.2.5系列羟基硅油改性聚氨酯水乳液的合成

3.3结果与讨论

3.3.1结构与表征

3.3.2乳液稳定性

3.4小结

参考文献

4 HPMS/PU胶膜的力学性能及其他性能研究

4.1实验部分

4.1.1聚氨酯乳液成膜过程及原理

4.1.2膜的制备

4.2结果与讨论

4.2.1膜的力学性能

4.2.2膜的耐水性和耐介质性

4.2.3膜的热学性能

4.2.4膜的表面及断面形貌分析

4.3结论

参考文献

5 HPMS/PU微乳液的形态及流变性能研究

5.1引言

5.2检测部分

5.2.1胶束粒径测试

5.2.2透射电镜观察

5.2.3流变性的测定

5.3结果与讨论

5.3.1半经验流变方程

5.3.2 HPMS/PU微乳液的微观形态考察

5.3.3 HPMS/PU微乳液的流变性能

5.4结论

参考文献

6 HPMS/PU皮革涂饰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6.1引言

6.1.1涂饰的主要作用

6.1.2涂饰剂基本组成和分类

6.1.3聚氨酯涂饰剂

6.1.4水性聚氨酯涂饰剂及其改性

6.2实验

6.2.1主要原料

6.2.2合成

6.2.3涂饰应用实验

6.2.4测式

6.3结果与讨论

6.3.1 FTIR谱分析

6.3.2 DSC表征

6.3.3表面张力分析

6.3.4涂饰剂的应用效果

6.4结论

参考文献

7 HPMS/PU皮革光亮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7.1引言

7.2实验部分

7.2.1主要原料

7.2.2 HPMS/PU皮革光亮剂的制备

7.2.3结构与性能检测

7.2.4 HPMS/PU皮革光亮剂的应用

7.3结果与讨论

7.3.1 HPMS/PU皮革光亮剂的制备

7.3.2影响乳液性质的因素

7.3.3影响成膜性质的因素

7.3.4结构表征

7.3.5涂层的感观效果

7.4结论

参考文献

8结论及主要创新点

8.1结论

8.2主要创新点

8.3进一步的工作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项目、获奖及专利情况

展开▼

摘要

以聚合物多元醇、不同异氰酸酯、N,N-二甲基甲酰胺(DMF)、羟基硅油(HPMS)、亲水性扩链剂N-甲基二乙醇胺(MDEA)、中和剂硫酸二甲酯、三羟甲基丙烷(TMP)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系列羟基硅油改性聚氨酯(HPMS/PU)水乳液。其具有自乳化性和较强的阳离子性。可根据需要调整结构,形成不同性能的薄膜,以适应不同涂层对涂饰剂的需要。利用流延成膜法制备了一系列HPMS/PU膜。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光散射仪、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WAXD)、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和热重分析仪(TG-DTA-DTG)对其结构、形态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w(MDEA)、n(NCO)/n(OH)、产品pH、w(HPMS)对乳液稳定性及粒径的影响,并分析了w(HPMS)、w(MDEA)、预聚体相对分子质量、w(TMP)对乳液流变性的影响。讨论了羟基硅油改性聚氨酯胶膜力学性能、耐介质性、热性能及相容性、流变性能的影响因素。同时,研究了HPMS/PU系列产品在皮革涂饰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 (1)HPMS/PU乳液制备的较佳工艺为:n(NCO)/n(OH)=2.2, (PTMG)=1000,w(TMP)=3%,w(MDEA)=7%,w(HPMs)=15%, (HPMS)=14220,pH值为6.0~7.0。随着w(MDEA)的增加,n(NCO)/n(OH)的降低,乳液稳定性增加,但抗水性变差。 (2)HPMS/PU乳液为非牛顿流体,羟基硅油的加入赋予流体一定的假塑性和触变性,表观黏度随切变速率的变化规律呈现一定的切力变稀特征,流动指数范围为0.885~0.531之间;其零剪切黏度值为13.59~25.08mPa.s,随w(HPMS)、w(MDEA)、预聚体相对分子质量、w(TMP)而异。乳液的表观黏度随w(MDEA)、w(TMP)的上升,预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下降而上升:助溶剂的加入改善了乳液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3)膜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与n(NCO)/n(OH)和w(TMP)基本呈正比关系,与w(MDEA)成反比,断裂伸长率相反。但当w(TMP)>3%后,胶膜的力学性能变差。与P1和P12系列膜相比,P2系列膜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较低;(1)膜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与n(NCO)/n(OH)基本呈正比关系,断裂伸长率相反。与P1和P12系列膜相比,P2系列膜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较低。当w(TMP)=3.0%,w(MDEA)=7.0%,n(NCO)/n(OH)=2.2时,P1/AR胶膜的拉伸强度(σ)和弹性模量(E)可达33.8MPa.。 (4)IPDI制得的脂肪族聚氨酯胶膜较柔软,强度较差,但其耐碱盐性较好,而TDI型芳香族聚氨酯胶膜较刚硬,强度较好,耐乙醇、醋酸性较差:聚酯(PHA)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耐介质性越好;而对聚醚(PTMG)来说,其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耐介质性越差。且随着w(MDEA)的降低,w(TMP)的增加,胶膜的耐介质性提高。但w(TMP)有一定限度,过大会影响乳液的稳定性。 (5)羟基硅油的加入削弱了胶膜的力学强度,但赋予了胶膜优异的耐水性和耐介质性。当w(IIPMS)由0上升至25%,膜表面能可由0.3446J/m<'2>降低到0.2317 J/m<'2>,吸水率由11.2%降低到0.14%,膜的耐介质性提高。研究还表明胶膜的力学强度还与HPMS的相对分子质量有关,当HPMS分子质量较小时,它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提高,而当HPMS相对分子质量>10000后,对强度的影响较小。 (6)HPMS/PU乳液的TEM图和光散射图表明,聚氨酯乳液的粒径很小,平均为17.1 nm,且粒径分布很窄。HPMS的加入使乳液粒径增加。当w(HPMS)=5%时,平均粒径为55.7nm;当w(HPMS)=15%时,平均粒径为33.8nm;当w(HPMS)由15%增加到25%时,平均粒径由33.8nm剧增到114.4nm,且随着w(HPMS)的增加,粒径分布变宽。透射电镜图亦显示随w(HPMS)的增加,乳液粒径逐渐变大。当羟基硅油用量大于15%时,乳液颗粒间相互粘附,且由于分子链具有较强的疏水性,乳液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7)DSC和TG表明,当w(HPMS)<15%时,随着w(HPMS)的增加,胶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初始分解温度而升高,说明其耐低温性和耐热性得到了改善,也说明有机硅的加入提高了产物的热稳定性。但当w(HPMS)>15%时,胶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初始分解温度开始降低,即产品热稳定性下降。 (8)TEM图表明,HPMS/PU表面比PU表面平整、光滑,由此制得的胶膜应有较高的光泽。但当w(HPMS)>15%时,胶膜表面开始出现非均相区域,且随着w(HPMS)的增加而增强。PU和HPMS/PU胶膜断面的SEM图表明,当w(HPMS)<15%时,HPMS/PU胶膜比较均匀,基本未出现分相。但当w(HPMS)>15%时,分相现象随着w(HPMS)的增加而越来越明显。这是由于羟基硅油与聚氨酯的物理化学性质相差很大,很难相容,过量的羟基硅油会导致两相分离的加剧。 (9)制备了阳离子型羟基硅油改性聚氨酯涂饰剂(HPMS/PU)。反应的最优反应条件为:n(HPMS):n(PTMG):n(IPDI)=1:1:1,w(DMF)=40%,w(二月硅酸二丁基锡)=0.7%,预聚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2h。n(MDEA):n(DS)=1:1,中和时间0.5h。制备的HPMS/PU乳液稳定性好,用作皮革涂饰剂,可使革的光泽手感以及机械强度都有所提高,涂层耐干擦性能良好,HPMS/PU乳液适宜做底层涂饰剂。 (10)合成了有机硅改性阳离子聚氨酯乳液光亮剂。聚醚与2,4-甲苯二异氰酸酯发生预聚,得到以-NCO为端基的预聚体,用小分子扩链剂扩链,再加入羟基硅油和八甲基环四硅氧烷进行改性,最后加亲水扩链剂反应制得含有阳离子的预聚体,加有机酸成盐乳化得蓝光乳白微透明乳液。n(NCO)/n(OH)在实验过程中得出其比值在1.1~1.5之间较合适。羟基硅油的含量要合适,一般含量在3%左右。通过成膜、涂饰和其它性能的测试,筛选出了综合性能优异的聚氨酯乳液,并且测定了改性前后乳液和涂膜的主要性能,经HPMS/PU涂饰后,光泽自然,革身柔软丰满,表面滋润,革的质量档次明显提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