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共压力、内部控制与审计质量研究
【6h】

公共压力、内部控制与审计质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 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2 公共压力维度划分与审计质量

2.3 内部控制与审计质量

2.4 公共压力、内部控制与审计质量

3 公共压力、内部控制与审计质量机理分析

3.1 理论基础

3.2 法治环境压力对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的影响

3.3 媒介环境压力对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的影响

3.4 媒介环境压力的调节效应

3.5 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

4 公共压力、内部控制与审计质量实证分析

4.1 研究设计

4.2 实证分析

4.3 基于策略选择的进一步分析

5 基于公共压力视角的审计质量优化路径

5.1 压力源驱动:法律惩戒威慑,媒介舆论刺激

5.2 链条式治理:压力约束-内控规范-质量提升

5.3 平台化保障:构建数据中心,完善举报机制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与启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审计质量是审计鉴证、监督功能充分发挥的基石,关乎公司治理、市场运行的有效性,然而审计质量是世界性难题。从普华永道天价罚单,到利安达四年受六次惩戒,再到瑞华被叫停业务承接,频发的执业质量问题引起政府、媒介及公众的关注与忧虑,审计质量改善成为新时期“服务国家建设和诚信建设”的重要课题。 现有审计质量研究主要集中于事务所、审计师特征等内部影响因素考察,鲜有从公共压力视角探讨外部环境的治理效应。本文综合审计需求、声誉机制、行为审计、议程设置等理论,以2009-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重点研究了公共压力影响审计质量的机理与路径。主要工作及创新在于: (1)揭示了公共压力影响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的内在机理。从法治环境、媒介环境二维解构公共压力,推演出法律惩戒威慑、舆论信息刺激对审计主客体行为约束的实现路径及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公共压力、内部控制与审计质量“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实现对“审计环境—审计客体—审计主体”传导链条的系统解析,丰富和拓展了审计质量研究的理论视角。 (2)检验了公共压力的治理效应和内部控制的中介作用。构建中介效应模型,结果表明:公共压力既直接影响审计主体的判断决策,也通过规范审计客体的内部控制来间接提升审计质量。进一步地,法治环境压力起主导,对审计质量的“治理效应”强于媒介环境压力;大型事务所和国有控股公司风险解读能力、信息敏感性较强,内部控制“中介效应”更为突出。结论为基于公共压力视角的审计质量改进提供了经验证据。 (3)公共压力源层面,进一步验证了媒介环境压力对法治环境压力的调节功能。构建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回归发现:法治环境压力对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的治理在低压媒介环境中“有效”,在高压媒介环境中“失效”,媒介环境压力起负向调节。表明媒介环境过度发展引起的信息爆炸与媒体失信,妨碍了监管部门、审计主客体的决策效率,削弱法律惩戒的威慑作用。这一发现为公共压力内在结构优化、审计质量改进提供了实证支撑。 (4)提出了压力源驱动、链条式治理、平台化保障的审计质量优化路径。首先以公共压力多维驱动为抓手,完善法治环境建设、优化媒介环境发展,强化压力对公司、事务所的行为约束;其次以审计链条治理为关键,政府夯实立法、加大执法、深化监督的基础上带动公司内部控制规范治理,助推事务所问题整改;最后以数据平台建设为保障,设立惩戒数据库、公众举报平台,深化审计市场监管及社会监督。

著录项

  • 作者

    沈玉芳;

  • 作者单位

    陕西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陕西科技大学;
  • 学科 工商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贺宝成;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会计;
  • 关键词

    压力; 内部控制与审计;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