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牙槽骨牵张成骨技术辅助正畸快速移动牙齿的实验研究
【6h】

牙槽骨牵张成骨技术辅助正畸快速移动牙齿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传统的正畸牙移动是指牙齿在单纯正畸力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牙槽骨吸收和沉积,以有限的速度缓慢地移动。在所能承受的最大牵引力作用下,牙齿的最大生理性移动速率为每4-5周移动1-1.5mm。缓慢的移动速率大大延长了正畸矫治疗程,尤其是拔牙病例,尖牙后移阶段需6~8 个月之久。因此,如何加快正畸牙齿的移动速度,从而缩短正畸治疗的疗程,一直以来都是各国学者所比较关注的课题。尽管有电磁刺激,药物治疗,减缓牙周阻力等等方法相继提出并且也可以使牙齿移动速度有所提高,但是由于大多数方法未用于临床,临床应用的疗效如何尚不得而知。 牵张成骨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DO)是在截开的骨断端间或骨缝处,应用牵引装置加力促进新骨形成,延长或增宽骨的技术。利用DO加快牙齿移动是其在口腔正畸运用中的最新进展,也是口腔正畸矫治技术的一个新突破。2002年土耳其学者首次应用牙槽骨牵张成骨(DAD)技术辅助正畸牙齿移动。结果显示采用此种措施,可使尖牙移动速度大幅度提高,并且无明显并发症和副作用,大大缩短治疗时间,堪称正畸史上的一次革命。 但是国内外尚未见相关研究及应用报道。因此,运用此方法建立动物实验模型,从而进一步研究这一新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及其对牙齿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式产生的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该方法与传统正畸矫治方法的比较,可以为牙齿移动提供新的角度和思路。 1.牙槽骨牵张成骨快速牙移动动物模型的建立目的:用犬建立牙槽骨牵张成骨快速移动牙齿实验动物模型。方法:杂种犬10只,随机分为5组,拔除下颌两侧第二前磨牙,实验侧行牙槽骨牵张成骨术,在移动牙和支抗牙上安装自制牵张装置,术后5天开始加力,每次0.25mm,每日2次;对照侧行传统正畸方法,力值100克。加力2周后分别于固定保持0,1,2,4,6周时处死2只动物。标本行大体、x线片检查。结果:所有动物顺利完成实验,牵张区域新生骨生成确切,骨量随保持期时间的延长而增多。结论:本研究用犬建立的动物模型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和可重复性。 2.牙槽骨牵张成骨时牙齿移动速度与移动方式的研究目的:观察犬牙槽骨牵张成骨时牙齿移动速度与移动方式的变化规律。方法: 10只犬进行牵张前后牙齿移动距离测量,行x线片检查及测量。结果:实验侧移动牙移动距离为4.002±0.266mm,对照侧为1.154±0.155mm,差异显著(P<0.001);实验侧移动牙远中倾斜5.52°±0.36°,对照侧为2.02°±0.30°,二者差异显著(P<0.001);实验侧支抗牙近中倾斜1.24°±0.36°,对照侧为0.92°±0.33°,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侧支抗牙垂直高度增加0.45±0.22mm,对照侧为0.31±0.17mm,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利用牙槽骨牵张成骨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牙齿移动速度,同时牙齿倾斜度相应增大。 3.牙槽骨牵张成骨快速牙移动牙周组织改建的组织学观察目的:运用组织学观察方法,观察移动牙支抗牙牙周组织变化的生物学特征,以及拔牙窝和牵张区域组织结构变化。方法:将10只犬用自制牵张装置加力2周后,分别于固定保持0,1,2,4,6周时处死2只动物。标本行组织学观察。结果:保持初期,牵张间隙中央为胶原纤维组织,随保持期延长,成骨破骨活跃,至保持结束时,骨质进一步改建成熟,钙化程度高。 结论:牵张成骨可以激发机体自身修复能力,牙移动速度提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