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玉米干旱胁迫后生理生化指标及其蛋白质组学研究
【6h】

玉米干旱胁迫后生理生化指标及其蛋白质组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干旱及早害机理

2.1 干旱

2.2 旱害的机理

3 玉米抗旱性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

3.1 干旱对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3.2 干旱对MDA含量的影响

3.3 干旱对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4 蛋白质组学

4.1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途径

4.2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常用技术

4.3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4.4 非生物胁迫下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干旱对玉米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幼苗培养以及干旱胁迫处理

1.3 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干旱胁迫对玉米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2.2 干旱胁迫对玉米叶片MDA含量的影响

2.3 干旱胁迫对玉米叶片SOD活性的影响

2.4 干旱胁迫对玉米叶片POD活性的影响

2.5 干旱胁迫对玉米叶片CAT活性的影响

3 讨论

第三章 玉米总可溶性蛋白的提取及检测

1 试验材料

1.1 供试材料

1.2 幼苗培养以及干旱胁迫处理

1.3 溶液配制

1.4 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蛋白质样品制备——玉米总可溶性蛋白的提取

2.2 Bradford法定量蛋白质样品浓度

2.3 聚丙烯酰胺(SDS-PAGE)凝胶电泳检验蛋白

3 结果与分析

3.1 Bradford标准曲线

3.2 SDS-PAGE检测三种方法提取的总可溶性蛋白

3.3 SDS-PAGE检测不同处理后的总可溶性蛋白

4 讨论

第四章 玉米叶片总可溶性蛋白双向电泳条件的优化

1 试验材料

1.1 玉米总可溶性蛋白

1.2 溶液配制

1.3 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双向电泳检测两种方法提取的总可溶性蛋白

2.2 等电聚焦时间

2.3 胶条长度的选择

2.4 玉米总蛋白的pH分布

2.5 蛋白质上样量

3 结杲与分析

3.1 双向电泳检测两种方法提取的总可溶性蛋白

3.2 等电聚焦时间

3.3 胶条长度的选定

3.4 胶条pH范围的确定

3.5 蛋白质上样量的确定

4 讨论

第五章 干旱胁迫下玉米叶片蛋白质组学研究

1 试验材料

2 试验方法

2.1 胶条的水化

2.2 第一向等电聚焦(IEF)

2.3 胶条的平衡

2.4 第二向SDS-PAGE

2.5 硝酸银染色(250ml per gel)

2.6 凝胶的扫描及图像分析

2.7 蛋白质胶内酶解

2.8 MALDI-TOF-MS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双向电泳的重复性分析

3.2 干旱胁迫下玉米蛋白质组学分析

4 讨论

4.1 不同抗旱自交系在不同处理下差异蛋白数量的变化

4.2 差异蛋白的功能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工业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玉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遭受各种非生物胁迫,如干旱、低温和高盐等。其中,干旱是导致我国玉米产量波动的最主要的非生物因素之一。研究不同耐旱玉米自交系在干旱胁迫下的蛋白质的表达情况,不仅可以揭示参与干旱胁迫的蛋白质的翻译后调控机制,而且能够增强对其分子机理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指导玉米的抗旱育种。 本试验以强抗旱玉米自交系齐319和弱抗旱玉米自交系郑58作为试验材料,以18%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幼苗,对照用等量清水浇灌,分别处理24h和48h后从生理生化指标和差异蛋白两个方面对玉米抗旱性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测定了5个生理生化指标:可溶性蛋白含量、MDA含量以及SOD、POD、CAT活性。两个自交系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先下降后升高,MDA含量明显增加,SOD、POD、CAT活性也都增大。 2.采用了TCA/丙酮沉淀法、Tris法、磷酸缓冲液(PB)法提取玉米叶片总可溶性蛋白,确定了TCA/丙酮沉淀法和Tris法适合玉米总可溶性蛋白的提取,而TCA/丙酮沉淀法更适合后续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3.优化了玉米总可溶性蛋白的双向电泳条件,即采用24cm、pH4-7的IPG胶条,蛋白上样量0.25mg。IEF程序为:100V1h;300V1h;500V1h;1000V2h;8000V3h;8000V10h。SDS-PAGE的电泳条件为1W1h,3W/gel至溴酚蓝到达底部边缘。染色方法为硝酸银染色法。 4.齐319经PEG-6000处理24小时后共有5个差异的蛋白点,其中2个点的表达量上调,3个点诱导表达;经PEG-6000处理48小时后共有14个差异的蛋白点,其中2个点的表达量上调,1个点的表达量下降,11个点诱导表达。郑58经PEG-6000处理24小时后共有10个差异的蛋白点,其中3个点的表达量下降,7个点诱导表达;经PEG-6000处理48小时后共有6个差异的蛋白点,而且这6个点都是诱导表达的。将这些差异蛋白点进行质谱鉴定和数据库检索后,进行功能预测及分析。其中有19个点的质谱鉴定结果为阳性,数据库搜索之后15个蛋白得到初步鉴定,4个蛋白为未知蛋白。这些差异蛋白大致归为5类:(1)逆境胁迫相关蛋白;(2)光合作用以及能量合成相关蛋白;(3)生长相关蛋白;(4)蛋白质合成相关蛋白;(5)其他蛋白。

著录项

  • 作者

    白建芬;

  • 作者单位

    青岛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青岛农业大学;
  • 学科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宋希云;
  • 年度 2012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玉米; 干旱胁迫; 生理生化指标; 蛋白质;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